济南炼化东篱花园生活区□本报记者 许凯 通讯员 钱钟武
与国家共命运, 与时代同辉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建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济南炼化),已经走过了43年发展历程。
43载风雨春秋,43年拼搏进取。济南炼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地方小型炼厂到集炼油、化工于一体的国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取得了骄人的发展业绩,成为齐鲁大地、省城济南工业版图上耀眼的一颗石化明珠。43年间,济南炼化累计完成投资74.09亿,加工原油798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146亿元,工业增加值396亿元,上交利税315.06亿元。
目前,济南炼化综合加工能力达到750万吨/年,拥有主要生产装置38套,固定资产总值6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随着总量增加和效益增长,济南炼化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仅2010年以来,济南炼化就累计向地方财政缴纳税金19.83亿元,连年获得山东省、济南市纳税先进单位;连续四年纳税超过40亿元,一直位列山东省纳税百强企业前十位。建设“精优强”企业
近年来,济南炼化紧随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步伐,大力实施“绿色低碳,产品领先”战略,以打造中国石化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基地、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生产基地为契机,加快建设管理精、结构优、综合竞争能力强的“精优强”企业,再现快速、持续、有效、和谐发展之势。
把提高效益作为第一要务,为中国石化多创利润,为国家和地方多交税费。抱定这样的宗旨和信念,新一轮发展中,济南炼化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实施产品结构、装置结构、原油资源、生产操作、市场营销、成本费用、工作机制“六大优化”,化解各种减利因素,让每一吨原油发挥最大效益。在中国石化,济南炼化素以效益良好著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稳居行业前列,吨油利润列中国石化炼化板块前茅,成为中国石化盈利能力最强、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
面对日益趋紧的安全环保约束和公众日益增强的安全环保意识,济南炼化牢固树立发展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以牺牲“碧水蓝天”为代价的理念,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最严细的管理,抓好安全环保,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和谐共赢。
济南炼化秉持“安全就是企业的声誉,安全就是公司的效益,安全就是职工利益”的安全生产理念,从工艺流程可控、装置设备可靠、员工队伍可信等方面入手,打造“本质安全”;以制度建设、教育培训、隐患治理、现场监管、应急处置为重点,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借助中国石化“从严管理年”活动,强化规章制度执行,扫除“低老坏”行为,检维修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生产操作人员实行24小时“无缝隙”巡检,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济南炼化成为中国石化系统首家安全生产“九连冠”企业。
全面启动“碧水蓝天”工程
作为国内最早引入清洁生产理念的企业,济南炼化从2000年起开始创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增效不增污,增产不增耗,把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十一五”期间,济南炼化先后投资近10亿元进行环保治理,在加工量翻番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四分之一,废水COD排放量消减一半,始终保持了“四个百分之百和一个零”的环保业绩,即:污水处理率100%,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100%,有控指标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渣处理率100%,污染事故为零。
济南炼化生产装置全部采用清洁环保型工艺技术,不断新上环境保护设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降低污染物产生排放。今年3月1日,公司140万吨/年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工业化示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在国内首次采用湿式除尘技术,降低催化装置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目前,总投资1.38亿元的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项目正按计划加紧施工。该装置投产后,催化烟气硫含量将进一步降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少,真正还大气一片清新,还天空一片湛蓝。
环保需要的投资一分不少,不利环保的事一件不做,牺牲环保的效益一分不要。从2013年7月起,济南炼化全面启动“碧水蓝天”行动,三年内投资数亿元用于升级环保设施,根除环保隐患,健全环保监测系统。
产品承载价值,产品支撑效益。为追求产品清洁化、高端化、特色化,济南炼化大力开展油品质量升级,并始终走在国内炼油企业前列,先后投资10多亿元,建成投用了一批国内技术领先的汽、柴油质量升级项目,成品油生产走过了一条从有铅到无铅,从国Ⅱ到国Ⅲ,再到国Ⅳ的“绿色之路”,油品硫含量从2000年的1000PPM降至目前的50PPM以下。
2011年,济南炼化建成投产了国内首套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生产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质量通过欧盟认证。2013年投资近10亿元的中国石化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基地在济南炼化建成投产,全面生产国内紧缺的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和全精蜡、微精蜡。同年,世界首套60万吨/年逆流移动床连续重整装置在济南炼化建成投产,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标号清洁汽油提供了空间。今年,济南炼化又对加氢装置进行调整优化,比中石化规定日期提前三个月生产硫含量低于50PPM的国Ⅳ车用柴油,10月份1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改造完成后,公司即具备了生产硫含量低于10PPM的国Ⅴ车用柴油的能力。
到目前,济南炼化已经实现了年产160万吨国Ⅳ汽油、200万吨国Ⅳ柴油的质量升级目标,同时做好生产国Ⅴ汽柴油质量升级准备,向社会和用户提供更多“绿色”产品和清洁能源。筑起一方“道德高地”
致力技术管理先进,经济效益显著,文化特色鲜明,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同时,注重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以鲜明的文化、领先的道德,奉献一片“精神绿洲”,筑起一方“道德高地”。
近年来,济南炼化结合“精优强”企业建设,对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责任文化进行提升完善,提出“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价值理念、“从优秀走向卓越”发展境界和“负责、高效、务实、进取”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此涵养员工心态,规范员工行为,引导员工以忠诚对待企业、以敬业对待工作、以信心对待自己;让“责任、忠诚、激情”成为员工思想灵魂,让“负责任,讲奉献”成为员工行为“主旋律”。
与此同时,济南炼化把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追求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贯践行为“主旋律”,以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在济南炼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文艺体育活动持续不断,道德实践大力推进,员工心灵得到滋养,情操得到陶冶,精神文化底蕴更加厚重。从2011年起,济南炼化开展了“济炼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大力选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讲求奉献、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让道德先行者、示范者走上前台,脱颖而出,塑造了企业先进道德群体,涌现出了济南市第二届十大杰出责任市民李寿年等一批先进典型,树立了员工学习榜样。
济南炼化高扬“以人为本”旗帜,致力企业与员工共进双赢,把“职工的心,企业的根”作为一种共识,一直导向,在不断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为员工拓宽成长进步通道、提供价值实现空间的同时,积极回应员工关切,解决好关系员工切身利益问题,让员工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为给员工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打造和谐幸福的共同家园,济南炼化提出建设花园式工厂和公园式社区,并从2013年起,正式启动了以“两创两改”(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中国石化4A级和谐文明社区、老旧社区改造、房屋节能改造)为内容的社区综合改善提升工作。
创建过程中,济南炼化瞄准省市企业社区一流水平,大力完善社区“硬件”,强化治安综合治理,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提升居民文明素养。随着工作不断推进,创建成果逐步显现,社区环境更加整洁,秩序更加井然,安全更有保障,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设施更加完善,真正成为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家园。追求“中国梦”“石化梦”
进入新时期,立足新起点,济南炼化正满怀对中国梦、石化梦的憧憬,全力推动企业发展向更高境界和水平迈进。
适应时代变迁和形势要求,中国石化把“为美好生活加油”确定为企业使命,把“建设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确立为企业愿景。对济南炼化来说,“为美好生活加油”,就是优化生产经营,努力提高效益,创造更多价值和财富,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助力加油;“人民满意”就是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加突出绿色低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绿色的产品、更美好的环境,让社会民众特别是企业所在地的民众更多受益。
下一步,济南炼化将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经营管理创新为手段,努力建设国内外同规模炼化企业中管理精、结构优、综合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以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显著的效益屹立于中国石化行列,为中国石化事业发展和省市经济建设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石化“安全可靠,清洁环保”城市型炼厂试点企业,济南炼化将更加自觉地坚持“绿色低碳,产品领先”发展战略,更加牢固地确立安全环保的“生命线”地位,更加有力地推进“碧水蓝天”行动,把本质安全、绿色环保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道德准则,思想上重视安全环保,工作上落实安全环保,管理上狠抓安全环保,让泉城天更蓝水更清,让政府放心,让社会和公众满意。
肩负责任使命,面对机遇挑战,济南炼化这个凝聚着石化风采的国有大型企业,必将延续昨日辉煌,开创美好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曹术明)9月26日上午,为庆祝新中国建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加强济莱协作区间文化交流,由莱芜市文联与济南市文联共同举办的《济南市、莱芜市庆祝新中国建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书画...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