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归德镇玉米收获机正在作业。(周历 张元轶 摄)
本报9月25日讯(记者 周历)记者今天采访获悉,济南市“三秋”农机化生产已全面开始。今年济南市玉米种植面积313.8万亩,截至今日,全市已收获玉米74.1万亩,完成23.6%,其中机收66.16万亩,上阵玉米联合收获机达4000余台。各县(市)区陆续开始收获,章丘41.4万亩,历城14.5万亩,平阴8.2万亩,长清7.8万亩,济阳2.3万亩。
玉米收获机每小时作业3亩
今年种了5.5亩玉米的长清区归德镇坟台村农民李延斌说,“以前2个人收这5亩多地的玉米可费劲了,仅掰玉米锤就得3天,这还不包括剥皮、砍玉米秸秆等工作。现在的玉米收获机每小时作业能达3亩地,这种4行的玉米收获机2个小时就能完成收获、剥皮、秸秆粉碎还田等工作,省工省力!外出打工的农民都可以不用回来忙三秋,农机合作社就能把活都包了。”据了解,今年初秋虽然出现旱情,但李延斌浇过了3遍水,玉米长势较好,颗粒饱满,亩产能达到1500斤,比往年增加了300斤左右。
一台农机一天净收入2000元
长清区农丰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郝广金介绍,合作社农业机械都在忙“三秋”,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2台、拖拉机5台、旋地机5台,目前已经作业5天,收获玉米450亩。郝广金说,按照一亩地80元的机收价格,除去油钱、工钱,一天一台机械净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今年,他又新购置了一台玉米收割机,“比起小麦,玉米收获起来进度要慢一些,忙起来的时候玉米收获机不够用,毕竟机械化收获是未来的趋势,所以我们又继续引进农业机械。”三秋期间,合作社为长期签订合同的三四个村进行机械化作业,预计总共作业面积800亩至900亩。
为保障机收作业顺利进行,“三秋”前期,全市共组织检修保养各类农机具6.8万余台,培训农机手7000余人。目前,济南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近5000台。“三秋”期间将积极引导全市14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一条龙”作业,提高农机规模化作业程度和农机具的使用效益。
多措并举护航机收安全
今年济南市成立两个“三秋”生产督导组,市农业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跨区机收服务热线电话,积极做好咨询和玉米机收中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同时,济南市免费为6000余名农机手提供有关天气、供求、价格、交通等信息,促进农机有序流动,提高效益。全市向农机手发放4000张农机加油优惠卡,农机手凭农机行驶证自愿申领。同时,为创造“三秋”安全生产良好环境,济南市农业、农机部门与公安、交通、石油等部门搞好协调配合,相互联动,各负其责,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新闻推荐
9月25日,历下区120万盆鲜花和8组五色草造型重装全部亮相街头,花团锦簇喜迎国庆。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历下区园林局在突出“节日气氛、思路创新、节俭布花”上下功夫,大力使用适合济南气...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