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金柱对这句儒学名家荀子的名言有着深刻的理解,“从点滴做起,只要有利于老人的事我们都要认真去做,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将‘服务对象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舒心家园打造成功。”
亲情服务 让老人幸福生活
绿树成荫、鸟儿唱歌、干净整洁……当走进位于泉城闹市区的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大门之后,感觉霎那间走入了世外桃源。创建于1948年9月的济南市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福利院”),长久以来为济南市内五区的三无老人和有入住需求的老人们提供专业化、亲情化的服务。目前在院老人近400名,在党和政府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该院已经发展成为集社会救济、助残养老、医疗护理、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养老福利机构。
为了让老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生活,2005年起,该院通过四次大的基础设施改造,在院落布局、功能设置、绿化面积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记者来到福利院时,这里的“老住户”王大爷正在和程大爷下棋,“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很好,虽然我们腿脚都不大灵便,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我们,我们的晚年生活也算有了着落”。王大爷的话得到了在场几位“老住户”的一致认可。
全院以老人的需求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老人满意为第一标准。护理是为老人服务的“前沿阵地”,由于护理部人员少,老人们大都不能自理。在工作中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守护患病老人一守就是半天。她们处处为老人着想,不厌其烦地为老人做好服务。护士长高莉在一次为老人吸痰中,因老人痰液较多加之激烈咳嗽,大量的痰液喷到她的脸上、眼睛里,她没有丝毫恶心的表情,仍然心平气和、耐心细致的为该老人服务。因为她知道视老人为亲人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最现实的体现。
多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福利院以“把孝心献给老人、让老人生活舒心;把放心送给社会,让社会充满爱心”为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老人的“舒心家园”服务品牌,形成了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庭院花园化为一体的服务格局,先后获得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国家级、省级、市级敬老文明号等光荣称号。
精神慰藉 让老人快乐生活
2014年7月30日,市委书记王敏来到福利院,对该院员工的努力和付出进行了肯定。他要求,福利院要继续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济南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创造良好的环境。
浓浓的敬老情,在福利院的每个角落里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院里的“老住户”老赵患有骨质增生合并关节炎,右腿活动受限,在福利院的协调下,老人于8月16日在医院进行了关节置换手术;在中秋佳节来临之时,膳食科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全体职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加班加点制作了美味可口的饭菜,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被关心的温暖……这些行动,只是福利院员工辛勤付出的一个缩影,也是老人们享受快乐老年生活的一个镜头。每年的5月和9月,福利院都会举办“老年文化节”和“敬老活动月”,这两大特色活动分别持续一个月,其间组织举办书画、手工、棋类比赛等活动,还组织医院前来为老人义诊,真正让老人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正如刘金柱所说,做这份工作要从人性化入手。环境、服务、老人的多元化需求,这些都是该院所努力发展的。“让老人有地方住、有饭吃、病了能看医生,有娱乐可以慰藉精神。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奉献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爱心,以最优质的服务为孤寡老人和智障人员提供最亲情的服务,努力打造让服务对象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舒心家园!”(本报记者 杨晨 兰萃 通讯员韩青)
新闻推荐
立足民政职能 打造“六有”社工——济南民政全力推动社工行业组织健康发展纪实
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适应社会工作管理服务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设,立足职能,强化“六有”,即“有组织依托、有综合保障、有制度规范、有人才支持、有服务品牌、有社会影响”,切实帮...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