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很多市民感冒后,都习惯自行到药店购买感冒药和止痛退烧药,这存在着安全用药隐患,每一种药物都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并非万能药,如使用不当,会造成久病不愈甚至自身伤害。
按照中医理论,感冒一般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体虚四种,其中风寒和风热的治疗药物药性是相反的。然而在医院接触到的感冒患者中,几乎有半数风寒患者是因错服感冒药后症状加重来就医的。目前常用感冒药有近百种,通常我们使用的感冒药以非处方药的中药居多,许多人认为这类药很安全。殊不知,如999感冒冲剂、速效伤风胶囊等药物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长期或过量服用会引起肝损害、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根据济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统计分析,2009年-2013年,全市监测发现不合理用药病例报告中,7成患者为超剂量用药或合并用药。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市民,在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清适应症、药物成分和应服剂量,避免与治疗背道而驰,更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抗生素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引起体内菌群失调等,同时服药期间要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 (本报记者 卢虹)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30日讯(记者 许凯 通讯员 孙纯杰)今天上午,市打私办与市商务局联合举办了济南市进出口企业法规政策培训班,济南海关、市国税局等单位的专家进行授课。来自全市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外...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