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身患重病,他放弃事业,勇挑家庭重担。近日,济南市槐荫区居民李兵荣获山东省“十佳孝星”称号,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为他颁发了证书和奖杯。
1998年,李兵的父亲李永才上班出门时突然感觉四肢无力,头有些发晕,随后病情越来越严重,四肢开始僵硬、无力,肌肉发痛,最终经北京301医院确诊为多发性脊柱炎。医生说,李永才病情相当严重,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恐怕后半生要在床上度过。李永才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此时,当兵的李兵在部队干得风生水起,正准备考取军校或提干,但是为了照顾家中身患重病的父亲,在征得部队领导的同意后,最终下定决心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理想,选择回家勇挑重担照顾老人。
退伍后,李兵被分配到济南市啤酒厂。他白天上班,晚上照顾老人。为了给老人治病,花光了自己的复员费和家里的全部积蓄,他又在晚上打零工挣钱,时常干到深夜。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经常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向别人请教。朋友告诉他一个偏方,山红株草药熬汤效果不错,为了省钱他常常去山上采药,有时累得喘不过气来。2000年,医生说可以通过家人换血,增加治疗效果,此时的李兵毫不犹豫,主动要求医生抽自己的血。
2003年,李兵的母亲又查出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等重病。一家两个大病人,李兵起早贪黑,一边工作,一边打工,一边照顾老人。他带着母亲多处求医治疗,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老人大小便、洗脸擦身、做饭、喂饭;他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学会了按摩、理发和心理治疗;老人常年卧床不起,经常便秘,李兵经常用手指为老人抠大便,毫无怨言。
李兵结婚后,夫妻恩爱,共同孝敬老人。随着老人的病情加重,只能进流食,他们买来料理机,打果汁、菜泥、肉酱,用针管一点点喂给老人,一碗饭要喂上半个小时,常常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李兵经常为父亲做心理治疗,读报纸、讲故事、回忆小时候的故事。“老人卧床15年,身上没有一点褥疮,连感冒都很少发生。为了保障老人的营养,李兵夫妻节衣缩食,也要每天坚持让老人吃上两个鸡蛋、喝一包奶。”邻居们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王继峰 翟蒴)
新闻推荐
2013年3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制定下发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使绿色校园的建设有了依据。日前,记者从绿色建筑协会了解到,目前济南市正筹备成立“济南绿色建筑协会绿...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