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敲定。10月9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鲁发[2014]16号)。10月1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该规
划进行全面解读。对普遍关注的行政区划问题,山东省将支持济南、青
岛等设区市调整行政区划。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将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努力实现7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1000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
《规划》确定了“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四大任务,重点突出“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三个特色,着力深化
“人、地、钱、房和行政区
划”五项改革。人
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以居住证制度为载体,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钱
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分担机制;加强银政企合作,构筑多层次城镇化投融资运作平台,研究设立省级城镇化发展基金。地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禁止、限制
用地目录制度,提高工业用地
利用效率;改革
完善农村宅基
地制度,试点推
进农民住房财
产权抵押、担
保、转让。
房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调整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力度。行政
区划
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壮大中心城区规
模,促进有条件的县城
和重点镇发展成为
中小城市。
城市规模
济南、青岛 未来中心城区人口要达到500万左右。
淄博、烟台、济宁、临沂4市 达到200万以上;
枣庄、潍坊等10个设区市 达到100万以上;
县(市)城区 2020年平均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户籍改革
到2020年完成150万户棚户区、6000个左右城中村改造,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
根据规划,山东省将建立健全市民化推进机制,逐步提高人口市民化质量。实施差异化的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每年实现10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同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农业人口转移与财政支持、用地指标双挂钩。加快实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承载能力
到2020年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建成运行200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建成综合管廊800公里。
山东省将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各类开发区产业升级,配套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促进职住平衡,提高产业、人口集聚能力。
加快构筑“三横(济青、德龙烟威、菏兖日)四
纵(青烟威日、滨临、京沪、京九)”综合运输网
络,构建支撑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交通体
系,实现济南至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可达,济南和青岛至省内其他设区市2小时可
达。设区市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
生态文明
2020年,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城镇建成区面积控制在845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特色村庄保护,2020年建设4000个特色村庄,50%左右的中心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标准。
山东省将构建“两心三廊一带”的生态安全
格局,即建设鲁中山区与半岛丘陵地区两个区域绿心,沿黄河、南水北调通道、沂沭河水系建设三条清水廊道,划定滨海生态保护带。 (本报记者 范俐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赵锡娟 方超)近日,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启动“关爱老年人,关注眼健康”义诊查体活动,免费为章丘400余名在敬老院养老的老人进行眼科健康查体,并指导老人健康生活及爱眼护...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