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非博会:让传统融入现代生活

来源:济南日报 2014-10-13 17:16   https://www.yybnet.net/

莱西木偶团的演员为观众进行演出。观众带着孩子在非遗博览会现场欣赏布艺老虎。观众在欣赏出自青海的热贡唐卡。

济南皮影戏传人李兴时在非遗博览会现场为观众进行表演。观众在非遗博览会现场欣赏江西婺源纸伞。

来自广西的苗族姑娘们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民族舞蹈。

□本报记者 陈炜敏

今天,为期四天的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落下帷幕。非遗博览会期间,组委会成功组织或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交易、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节)目惠民展演、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衍生品与非遗保护创新成果推荐项目展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接洽谈和交易签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展示、优秀非遗产品及项目交流总结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活动,全面展示了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成果。对于济南市民来说,这更是一个大开眼界的盛会,燕京八绝、赫哲族鱼皮衣、苗族银饰、苏

州刺绣……平时难得一见的各民族、各地区的精美艺术品汇聚一堂,使观众们寸步之间便领略到了祖国各地的人文风貌与文化特色。

本届非博会有14个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集中亮相,这是本届非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之风交互迎面而来

非遗博览会举办两届以来,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与尝试。本届非遗博览会创新性地引入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1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集中亮相,这是本届非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一楼西厅走一圈,广博深邃的徽州文化、开放多元的客家文化、神秘古朴的大理文化、粗犷深厚的陕北文化……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之风交互迎面而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民族特色突出的保护区,还请来少数民族演员载歌载舞,身着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民族服装的演员们一亮相,就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边芦笙声刚刚落下,那边壮族马骨胡优美的声音又响起。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位外形为闽南特色建筑土楼,一位传承人现场表演起了木偶戏,凭借过硬的本领,原本呆滞的木偶在演员的手中做出各种动作,让人啧啧称奇。一段演出结束后,周围观众纷纷鼓掌。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惟妙惟肖的食贡引人注目。乍看起来,食贡有点像现在的食物模型,但却有几百年历史了。食贡传承人钟兆福告诉记者,食贡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适逢盛世,民间大兴神坛庙宇,烧香拜佛蔚然成风,各种形态的祭祀用品也应运而生,客家人每逢盛会,会用面粉捏制成水果菜肴等形状,作为贡品,祭祀祖先。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人员介绍,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2005年,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上,我国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设立了18个实验区。

土家族织锦、瑶族刺绣服饰、壮族马骨胡、羌族手工刺绣、苗族银饰、藏族唐卡……不时有观众走上前和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合上一张影,满足地点点头。“出去旅游都不一定能见得这么全,这次来非遗博览会,真是值了,大开眼界啊。”背着单反相机,一身文艺范儿的杨先生感慨。

这些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依然生存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精致着我们的生活;除了上述这些常见的工艺品,非遗博览会上还有众多平时难以见到的宝贝

走入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二楼,便感觉一股浓郁的齐鲁之风扑面而来。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运河大鼓……耳朵里传来的是熟悉的乡音乡韵;章丘黑陶、麦秸手编、桃木雕刻……眼睛扑面而来的是从小见惯的老物件;平阴梨丸子、邹平酸浆豆腐、德州扒鸡……鼻子中满满是家乡的味道。

二楼东厅的威海展区内,一个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那里有什么稀奇东西?记者带着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是现在已经很少见的锔瓷手工艺。威海锔瓷技艺传承人耿海胜正在给一个残破的瓷器锔瓷。面前,放着钻、锤、镊子、锔子、砧子等十余样工具。耿海胜介绍,锔瓷就是用“锔子”将破损瓷器恢复原样,使其能再使用。“锔锅、锔碗、锔大缸喽,以前还能听到这种吆喝声,现在都没了。”旁边一位老太太拿起一件耿海胜修补后的茶壶,啧啧称奇,“以前要是锅或是大缸裂纹了,人们舍不得扔,就让锔匠来锔一锔继续使用,多少年没见到这种手艺了。”耿海胜介绍,现在人们自然不再锔碗锔锅了,“现在主要是一些古董或艺术品,生意非常好,只有几万元以上的古董我才接。”展位上,还摆放着耿海胜艺术锔瓷的作品。记者看到,一件紫砂壶壶身位置有了裂缝,耿海胜根据裂缝位置和走向巧妙设计了一片树叶,让残缺的紫砂壶焕发了新的艺术光彩。

剪纸、蓝印花布、葫芦书法、核雕、黑陶、布玩具、面塑、木板年画、莲子彩绘、泰山糖画、胶东花饽饽、刻瓷、农民画、皮影……走在非遗博览会现场,看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精美手工艺品,不由得你一遍遍地感慨:艺术在民间,民间有大美。这些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依然存在于我们当今的生活中,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精致着我们的生活。

本届非博会上,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服饰制作技艺、民族歌舞等各种形式。除了上述这些常见的工艺品,非遗博览会上还有众多平时难以见到的宝贝。黑龙江省展区展现了北方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赫哲族的鱼皮衣、鱼皮画,更是引得观众大加赞叹。把鱼皮穿在身上,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但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赫哲族同胞,却因地制宜,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材料制成了衣服。记者在现场看到,鱼皮原料大概长约1米,宽约20厘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尤文凤告诉记者,这些鱼皮是大马哈鱼的,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加工后的鱼皮柔软而有韧性,表面也变得光滑。由鱼皮衣发展而来,赫哲族人还发明了鱼皮画,充满浓郁的东北生活气息。

一些非遗技艺没有仅仅停留在过去古老的方式里面,在融入当代人审美追求的时候,传统手工技艺还引入了一些现代设计理念;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手工艺,融入文化内涵,走高、精、尖市场路线,使得部分非遗产品走向成功的市场化之路

烟台展区内,一位传承人坐在台子上,面前工作台上,是已经织了一半的工艺品——一个动画形象的少女。这位传承人以木制小棒槌为绕线工具,按照设计图稿,将棉线进行扭绞、缠结等,以形成图案。工作起来,只见十余个棒槌在指尖左右翻滚,互相之间不时碰撞发出声音。旁边的展位上,还有成品出售,包括杯垫、桌布等。记者在现场看到,棒槌花边的制作不但需要手巧,更需要耐心,半天的时间可能只能制作几厘米。和机械制品相比,其效率太低,而且一些手工棒槌花边的质量也不如机织品那样精致。

舜耕会展中心一楼和二楼的东西两侧,是以非遗产品销售为主的摊位。记者看到其中有大量相似的产品,如葫芦雕刻、剪纸、泥塑等,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许多摊位前驻足观赏的观众寥寥无几。缺乏实用性、传统的题材内容、批量化的生产,都让这些非遗产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由于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等原因,许多非遗产品价格昂贵。如一张课本大的唐卡,要价也在五六百元。衡水内画,一个巴掌大的鼻烟壶内画要1000元,这还是展会价格,“如果在店里卖,要3000元。”传承人夏晓东告诉记者。一位女士拿起一个山水画内容的鼻烟壶摩挲了半天,最终还是忍痛割爱。如今收藏家是很多高端非遗产品的主要客户,如内画,如以景泰蓝、雕漆、玉雕、牙雕、金漆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宫毯为代表的“燕京八绝”。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非遗技艺没有仅仅停留在过去古老的方式里面,在融入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的时候,传统的手工技艺还引入了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如一些布艺产品,在过去传统的布老虎等形象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卡通形象,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走高端路线的衡水内画,除了传统的鼻烟壶外,还开发出了水晶球、笔筒、摆件、花瓶等产品,夏晓东告诉记者,目前冀派内画已经发展为衡水标志性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值超10亿元。

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手工艺、创新的设计理念、融入文化内涵,走高、精、尖的市场路线,使得衡水内画等部分非遗产品走向成功的市场化之路,这是否对其他非遗项目能有所启发呢?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崔健摄)

新闻推荐

钟爱一誓·周大福感爱欧洲行

秋雨融夏景,清风怡人,上扬的嘴角勾勒出人们面庞最美的弧线。乘秋风沐艳阳,周大福再度携手凯撒旅游,倾心奉献“钟爱一誓·感爱欧洲行”浪漫尊享之旅!【一世 珍藏感爱记忆】璀璨夺目的珠宝作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非遗小镇现芳容2014-10-15 17:16
猜你喜欢:
评论:(非博会:让传统融入现代生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