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不少市民在济莱协作区农博会最后一天前来“扫货”。(本报记者 张源源 摄)
本报10月12日讯(记者 李小梦)持续3天的济莱协作区名优特农产品博览会今天圆满收官。据悉,此次展会共有百余家企业参展,每天客流量达上万人次,展会的举办受到各方宾客和参展企业的好评。
今天是农展会最后一天,突然下降的温度没有挡住逛展市民的热情,由于是周末,客流量比前两天都要大。上午刚开展,许多摊位前就有秩序地排起了长队。不少销售人员在喊:“这个没有货了,那个卖光了。”市民听到后难掩失望之情,纷纷打听:“在哪还能买到你们的产品?什么时候再来?”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意犹未尽。“前两天就看到报纸了,因为上班一直没来。今天休息,又是最后一天展销,所以我们就赶紧开车过来,害怕错过了。”刘先生对记者说,他今天一大早就开车从市区西部带着父母和孩子来“扫货”。“挺不错的,产品又便宜又新鲜,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这里都有收获。我们昨天就来了,没买过瘾,今天赶在闭幕前赶紧再买点。”周女士对记者说。
市民从农展会上获得了实惠,参展企业则是忙并快乐着。“前两天每天销售额都能达到5000多元,今天一上午就快超过这个数了。可惜产品带少了,刚开展不久就被抢光了,期待明年的展会。”莱芜一家销售黑猪肉的企业负责人笑着说。记者看到,一上午时间,许多企业早早卖完产品,准备收摊回家。
本届展会充分体现了“绿色、科技”的主题,为市民选购农产品、农业企业推广品牌打造了良好平台,并对进一步宣传好济莱协作区,推介展示好济南、莱芜两地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展会上,有机、绿色、高科技的农产品应有尽有,参展产品种类涵盖粮油、茶叶、蔬菜、水果、肉类、手工艺品以及深加工食品等,充分满足了逛展市民的购买需求。参展商范围包括省市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他们不但在展会上销售、推广了自己的产品,更是以商招商,迎来了投资、合作、加盟伙伴,为扩大企业规模赢得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3日讯(记者 刘阳)随着天气渐凉,公交车将空调关闭,不少市民呼吁适当调整K系空调车的发车频次及票价。13日,本报刊发《空调公交能否随“季”应变?》一文,引起广泛关注,市民纷纷致电本报,呼吁相...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