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保护区(福建)展位(黄中明 摄)
10月10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7日虽然还是国庆假期,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参加第三届非遗博览会的各个代表团以及参展商都在忙着搭建展位,经过紧张施工,截至7日17:00,部分展位搭建完毕,多数展位已现雏形,整个布展工作将于9日下午4点结束。
楼下“国际范儿”楼上“齐鲁风”
7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布展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展位搭建工作。会展中心一楼是展示展演区,全国14个国家级保护区、18个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在此设置展位进行展演展示,另外,港澳台展区和国际展厅也都设在了一楼。
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二楼主要是山东省各市展区,展位设计也是传统与时尚并举,已搭建完成的莱芜市展位颇具特点,在黑色展板上,鲜红色的“LOVE·莱芜”字样很显眼,这种时尚风格符合非遗“继往开来”的发展思路,而与其相邻的临沂市展位则要“中国化”的多,红色的墙面、金黄的屋顶,充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和沉淀。
不同展区各具特色
在一楼西侧,安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位已基本搭建完成,施工人员正在对立柱进行油漆粉刷等善后工作,一幅“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金色对联表明了该展区定位,徽州三雕、徽墨制作技艺、宣纸制作技艺是其特色展览项目。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人员介绍,非遗博览会期间,这里将充分展示徽州人的文化传统。
与徽州展区相邻的云南迪庆民族文化保护实验区展位古香古色,展位屋顶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硬山顶”式样。除了精致的外观,迪庆民族文化保护实验区展出的内容也相当“出彩”,“我们那里有20多个民族,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次将为大家呈现舞蹈、音乐、服饰、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以及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生态。”
据布展工作现场负责人介绍,整个布展工作从7日早上8点开始,将一直持续到9日下午4点,“今天布展工作很顺利,到明天(8日)所有展位搭建就差不多了,9日主要进行展品布置工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陈炜敏)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3日讯(记者 盖幸福)黄金周进入第三天,济南旅游渐入佳境。随着外地游客迅猛增加,济南泉水旅游带动效应突显。数据统计显示,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接待游客24.5万人次。今天,济南市四大泉...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