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30日讯(记者 周福宝 卢虹 许凯)昨天,本报推出《城之重器》特刊,引发强烈反响,也引起读者对济南工业企业的关注。许多读者表示,通过特刊增强了对济南工业企业的认识,为济南有着如此多的优秀企业感到自豪。
78岁的赵霞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退休后每天雷打不动地翻阅《济南日报》。她说,特刊让她只能用“感叹”和“高兴”来形容复杂的心情。“感叹的是曾经犹如一张白纸的城市,如今变化日新月异;我高兴的是没想到济南有那么多新兴工业企业,它们让这座城市生机无限。”
不少读者都注意到,特刊涉及了多种类型的工业企业,既有宏济堂这样享誉百年的“老字号”,也有中国重汽、济南建安等伴随新中国成长的工业“元老”,更有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圣泉集团、山东得象等一大批新兴企业。大学生小李说,“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面孔,都为济南工业乃至济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城之重器\’,我们为有这么多优秀企业感到光荣和自豪。”
特刊还引发众多企业关注。金万通水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特刊让他深刻感受到,企业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国家的、社会的、人民的。“拿我们公司来说,做强做大‘泉相依\’瓶装水产业,不仅想让济南人拥有自己的饮用水品牌,更想让全国乃至世界都认可济南的泉水形象。”
新闻推荐
“《牡丹亭》低价票告急,80元、120元和180元偏前排或偏中央的位置基本售罄。”9月30日,《牡丹亭》售票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剧目展演的一部分,由北...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