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我和青岛的不解之缘

来源:城市信报 2014-11-10 09:54   https://www.yybnet.net/

李金星城市信报记者

凌晨凉气逼人,风拂过头顶,隔着阴沉的窗户,再一次远望幽幽的月光,眼前一片恍惚,一片冰凉,站在边缘的我,看着远处犹如骄阳一般的霓虹。其实能来青岛,也是一种缘分。

2013年5月中旬,尚未大学毕业的我,慕名来到青岛这家名声在外的报社,用自己的简历做敲门砖,寻求一个工作的机会。即使读的是新闻学专业,那时的我并没有想过以后会把这一行当作谋生的工具,那时候想的只是能快些找个工作,好让自己心安,能够在剩下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学校里没有任何压力地结束最后的怅惘。抱着这种心态,应聘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纵然如此,学校下发的就业推荐表还是得仔细填写的,所谓填写,就是回忆这四年自己干了些什么,把这四年的潦倒,写成四年的威武煊赫,好让面试有话可以吹。其实那次应聘同来的还有几个同学,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他们也跟我一样,最终名落孙山,最后只留下了一个。

在来青岛之前的那个晚上,我曾拿出就业推荐表与他们的做对比。我的推荐表是最干净的,没有那么多可以浪费的笔墨,也没有那么多的事迹要回忆。唯一能看过眼的,是曾在某日报实习的三个月经历。事实上,这三个月除了少数几次出门采了点事,剩下的超过一半时间都是在办公室玩电脑,当然,只有我自己知道。

即使就业推荐表如此干净,依然挡不住我迫切找个挂名之处,然后痛快地玩的欲望。大学时,我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没有那么多的学生活动 ,甚至连宿舍大门都懒得出,可能就是这些原因造就了我现在木讷少言多思的性格。回望当年,初入校门的我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小青年,历经四年,却极度退化成只有思维的一堆肉。但是,人不是有了思想才称之为人吗?

笔试那天,青岛下着大雨,我们几个撑着伞,离开简陋的小旅馆,早上8点多,站在江西路和南京路路口,看着公交车上拥挤的人群,我也曾幻想,如果真应聘上了,是不是也要每天这么早起来挤公交了?当然,后来的遭遇也确实让我过上了这种日子。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曾站在这个路口,想找回那时候一些感觉,每次都有时过境迁的错觉。公交车上的人不再是被人向往,而有了一种同舟共济的感觉。

笔试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虽然这么说,中间也有插曲的,笔试试卷第一页是很多时政消息填空。其实我平时对新闻消息还是很关注的,上课时刷门户网站看各种趣事也是多年雷打不动的习惯,这次为难的是,即使看过那么多新闻,也只是走马观花,走眼不走心。这次一看到填空,立马就暴露了,这都是些什么?印象很深的是,其中有一个题目是韩国女总统的名字,要求填写,我在脑子里搜刮了半天,那三个字却总是像雾里看花,就像一个分辨率极低的手机,像素点明显到看不清字形,也不知道结构,但这三个字就在嘴边啊。最终,这道题目以空白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事后赶紧百度,终于找到了脑中没有形状的那三个字:朴槿惠。

可是,毕竟我在新闻学专业里混了这四年,一些专业知识还是了解的。所以,笔试通过这件事,即使笔试结束之后有些忐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最重要的是面试。

那时候女朋友专程从济南坐车来青岛看我,笔试结束后,等待结果的时间是很漫长的,我们几个一起去著名景点栈桥游玩。说到这个著名,其实我是不承认的,因为我的孤陋寡闻告诉我,来青岛之前只知道小青岛上的灯塔 。栈桥真的是“站”桥,回澜阁没有开放,我们围着这个古朴的亭子转了一圈,就各顾各的去海滩上了。

等到面试通知邮件的时候,我们正坐在火车站斜对面那个麦当劳里聊天,我不是第一个得到的通知,我的小手机压根没有邮件功能。第一个收到通知的,是小雨同学。小雨在我眼中是一个强人,她的就业推荐表上各种社会实践 、社会调研、校内职务等等,每个项目都写得密密麻麻。

面试这天早上相当匆忙 ,接到通知的有好几个人,因为某些因素,我决定跟小雨一块前往,而一块前往的时间点,选在了面试当天的早上,这天早上阴云密布,而心怀忐忑的我也是一脸乌云,因为,面试十点就会开始,而我们不知道几点能到地方。人事部门给我打了3个电话,每一个都在催着我快到报社。巧得很,我刚到面试的屋子外面,正好轮到我进去,于是我气喘吁吁地进了面试的房间。

房间里几个人正襟危坐,问的问题也跟之前应聘时的问题大同小异。不过最后那个问题,让我语塞了。“你对采访活动中给红包的问题怎么看?”其实这个问题我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不过当时也只是听说,并没见过,我回答能不拿就不拿。面试官们笑了,我脸红了。之后就是各种语无伦次的辩解,最后不幸落榜。

2013年7月,改变人生轨迹的电话来了。这个电话是报社打过来的,正是这个电话,将我带进了新闻行业。我先是到了烟台,7个月后,我再次来到青岛,开始另一段新的生活。青岛,我又回来了。

新闻推荐

赵太侔两任国立山大校长一直干到青岛解放

对于很多初到青岛的人来说,栈桥是他们下火车之后的第一站,这也是来青游客的必到景点。然而,醉心于栈桥碧海蓝天美景的同时,却很少有人会知道,46年前的一个深夜,一位花甲老人在...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和青岛的不解之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