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红军报道
本报济南讯11月26日下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中心附设传习所揭牌仪式在省图书馆举行,省古籍修复中心工作人员拜师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人潘美娣。在山东附设传习所,有利于全面提升山东省古籍修复中心人员的修复技艺,推动古籍修复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去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成立,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杜伟生作为国家级非遗“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向学员传授古籍修复技艺。这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之举。而为了发挥传习中心及国家级专家在古籍修复领域的学术带头和技术传承作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又在2014年开展了传习中心附设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试点工作,并根据古籍保护工作情况选取了山东、天津、辽宁、甘肃、云南五地作为首批试点建立传习所。
作为全国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省古籍修复中心成立以来坚持重点项目和日常修复相结合,形成了集普查、修复、展示、研究、利用“五位一体”的古籍保护工作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古籍修复人员的修复水平。2011年9月,宋刻本《文选》修复成功,表明山东省古籍修复工作已步入科学的轨道。同时,修复中心也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山东大学修复入选国家名录的珍贵古籍,为“台儿庄古城”修复一批供展览用的破损古籍。
古籍修复专家潘美娣是上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从事古籍修复工作长达40多年,著有《古籍修复与装帧》一书,是古籍修复工作者必读的权威之作。1984年,她主持修复江苏太仓明墓出土文物,将已成为“粪饼”的古籍成功恢复原样,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技艺被众多媒体报道。
新闻推荐
青荣城际铁路走向示意图青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首条区域性城际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正线全长30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计划2015年全线开通运营。资料:济南铁路局制图:于海员□...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