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成为全省首个推出无障碍出租车的城市。 (范良 摄)
无障碍出租车内部空间宽敞,上下轮椅十分方便。 (范良 摄)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这一节日到来之前,济南出租车行业为全市残疾人朋友送上一份“大礼”。为让双下肢残障人士与普通乘客一样乘坐出租车出行,在市交通运输局客管中心的协调努力下,济南恒通出租车公司推出的5辆无障碍出租车将于12月1日起试运行,济南的“轮椅族”们不用再为乘车出行而发愁了。
无障碍出租车是为残疾人出行定制改装的出租车,在国内,只有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少数大城市有无障碍出租车运行。济南作为山东首个推出无障碍出租车的城市,自然备受社会关注。与普通出租车相比,无障碍出租车如何运行?济南无障碍出租车又有那些特点?济南无障碍出租车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崔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关爱让残疾人朋友乐享打车出行
“让残疾人朋友也能像普通乘客那样,乘坐出租车出行,这是社会应该给予他们的关爱”,崔冰如此阐释推行无障碍出租车的初衷。
崔冰表示,为残障人士设置专用出租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交通运输部今年9月刚刚颁布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也提出,鼓励出租汽车经营者使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无障碍车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无障碍出租车是确保残疾人出行权利的重要交通工具。
事实上,无障碍出租车不仅是社会公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实存在的市场需求。崔冰介绍说,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有3.8万人需要乘坐轮椅出行,长距离出行受到极大限制,当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出行服务,残疾人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市交通运输局客管中心的协调努力下,济南恒通出租车公司耗资125万元,从上海英伦公司购入5部英伦TX4无障碍出租车。崔冰介绍说,这种出租车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专业的出租车”,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的无障碍辅助设施——伸缩式斜坡跳板,可以帮助人们将轮椅推进或推出乘坐舱,而不用将轮椅乘坐者抱离轮椅。
另外,英伦TX4超长轴距车身设计营造出来的宽敞空间能够减少压迫感,令乘坐者更舒适地开展活动,同时也为轮椅、婴儿车等大型出行辅助设备预留出置放空间,方便弱势群体乘坐。
崔冰表示,为了让无障碍出租车能够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客管中心协调恒通出租车公司在其品牌车队——雷锋车队和爱心车队中选拔优秀驾驶员担纲承运任务,并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一定要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出行带来的快乐与便捷。”探索推广出租车﹃预约经营﹄新模式
无障碍出租车的出现,使济南出租车行业有了区别于为大众出行提供服务的普通出租车的“第二类”出租车,这部分出租车的运营模式势必有所不同。崔冰表示,客管中心将借助无障碍出租车的推出,在行业内探索新型出租车运营模式,建设更加合理稳定的出租车管理机制,回应群众对出租车行业的新期待。
无障碍出租车驾驶员实行员工制,这是与普通出租车在管理方式上最大的区别。众所周知,出租车实行承包制,公司与驾驶员签订的是承包合同而非劳动合同,严格意义上讲,驾驶员并不隶属某一出租车公司。崔冰介绍说,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无障碍出租车驾驶员全部采取员工制,7名驾驶员将全部与恒通公司所属的济南公交总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把驾驶员从经营压力中解放出来,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无障碍出租车还将实行新型运价机制。此次无障碍出租车的运价是由恒通公司自主决定的,而济南普通出租车的运价,则由物价部门负责制定和调整。崔冰表示,一方面目前关于无障碍出租车还没有具体的地方性法规,物价部门很难依照法规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另一方面,这也给探索新型出租车运价机制带来一次重要机遇,在减少政府强制性干预情况下,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按质论价,形成价格引导健康消费的出租车市场新营运体系。
从出租车行业角度来看,无障碍出租车的推出,也为分批解决群众打车难问题提供了思路。“打车难是个社会现象,想一揽子一下子解决,仅仅靠出租车主管部门和企业是不现实的”,崔冰说,如果把打车难群体分拆开来逐项应对,效果可能会更好。像下肢残疾人群体可以用无障碍出租车,还有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可以用官方服务电话安排预约车辆等,都可以探索。
全部采用电话预约方式接受预订,而不采取上路巡游方式,无障碍出租车将开启济南出租车“预约出租车”的新模式。崔冰表示,让更多出租车提供专职预约服务,减少巡游比例,是今后济南市出租车发展的重点,此举不但可以减少空驶,符合“绿色交通”的环保理念,还能挖掘市场潜在的运力潜力,合理调配运力,实现效益最大化、资源最大化。挑战 ﹃亏损﹄运营能持续多久?
“说实话,无障碍出租车推向市场后的情况我们也没法预测,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崔冰说,虽然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引进了无障碍出租车,但各个城市出租车运营模式差异较大,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除此之外,济南的无障碍出租车为山东省首例,全市残疾人的出行需求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只能尝试着运行,“摸着石头过河”。
崔冰介绍说,根据前期与市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初步确定济南有3.8万名左右“轮椅族”,看起来有一定市场,但残疾人乘客相比普通乘客出行频率要低很多,规律性也不强,这都是无障碍出租车推广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无障碍出租车运价高出普通出租车一大截,残障人士又多是低收入群体,仅仅依靠市场来养活这些车,我觉得不是太现实”,崔冰有些担忧地说,无障碍出租车本身造价高、油耗高,运价定低了企业是撑不住的,可运价一高,即便有些下肢残疾人很想坐车出来转转,也被昂贵的运价阻挡住了。
最让崔冰感到担心的,是无障碍出租车运营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这种亏损,继而使无障碍出租车的运营后继乏力,甚至停运,这种情况在国内已有过先例。
为此,在市客管中心的协调下,5辆无障碍出租车全部由出身济南公交系统的恒通出租车公司运营,将7名驾驶员的身份转为公交公司的正式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无障碍出租车运营初期肯定是亏损的,这一块亏损暂时由公交公司负担,毕竟公交承担着公益出行的社会职责”,崔冰表示。
崔冰认为,从长远看,无障碍出租车作为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的一部分,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资金补贴支持,降低服务成本,把运价降到一个合理区间,让更多下肢残疾人用得起这种便利的出行工具。
除了积极申请资金补贴,崔冰表示还将考虑根据试运行情况,在满足下肢残疾人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推动无障碍出租车开展多领域服务。比如,很多老年人下肢行动不便,也要乘坐轮椅出行,还有孕妇等特殊群体,这些都有望成为无障碍出租车另一个可以开发的市场。崔冰同时表示,考虑到为老年人、孕妇等乘客服务的特殊性,存在未知因素与风险,所以还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服务标准,运营前期,无障碍出租车将暂时只为持残疾人证且下肢残疾的乘客提供用车服务。 (本报记者 张铮)
新闻推荐
柳埠镇建筑色彩整体风貌四季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色彩规划研究水平,以研究成果引导色彩规划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2014年,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面向管理实施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工作。研...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