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49位、全省第3位,历城区再次以骄人成绩荣登2014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排行榜,也是全市唯一入选的市辖区。光荣登榜,彰显出该区综合实力的跨越式攀升势头。近年来,该区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方向,紧抓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及发展环境优化,所有工作“精耕细作”,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科学发展实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增量提质”3年完成投资580多亿元
历城区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等单项指标并非全市最高,却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百强榜的市辖区,其“秘诀”就是,该区狠抓项目积蓄发展能量,优化经济结构释放发展活力。
据了解,历城区“项目服务年”活动已持续多年。今年初,该区铺开总投资1616亿元、15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建设计划,明确区级领导或部门街镇包挂负责,9个月内121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147亿元。三年内,全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87个,完成投资达到587亿元。
项目建设要增“量”,更要提“质”。历城区在引进项目上设置高门槛,主动过滤高污染高耗能的低端产业项目,将优质项目资源引向现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现代产业,引来大项目“源头活水”,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翻看历城区2014年项目建设“清单”:截至9月底,济南希尔康印务、宝世达核电装备用特种线缆等重点实体经济项目已竣工投产,临港开发区30个二三产项目投入建设,服务业项目投资达到总投资的六成以上,服务业占比增幅位居全市首位。
挥动项目建设指挥棒,历城区已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精彩“转身”,由过去的工业大区变成服务业占比超过57%的商贸大区,以现代物流、商贸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已持续释放强大活力。
为企业建起“环境高地”倾全区之力创造营商乐土
让环境优化跟上经济发展脚步,在省市新一轮简政放权改革中,历城区加快改革步伐,大力缩减行政审批事项,理顺政务服务机制,主动开展企业结对帮扶,创造营商乐土。
其间,历城区加速行政审批精简速度,建立行政审批“一号通”制度,将区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52项缩减为63项,16个部门平均每项审批事项压缩5.6天。“一号通”系统涉及的18个部门及67个事项全部进厅,进入系统的建设类项目96个,共节约时限1440个工作日。今年4月,该区“审批快车道、服务一号通”服务品牌,被评为“济南市服务名牌”。同时,历城区建立完善企业帮扶制度、项目包挂制度及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制度,在政务服务、片区发展、社会治理体制等13个方面推进改革,革除各种机制弊端,打造有利企业发展的“环境高地”。得益于优化环境释放的发展红利,今年上半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38%和126.3%,增幅位居全市第三和第一。
把钱花到百姓心坎里超50%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
鼓起钱袋子、住进舒心房、教育不担忧、看病有保障……今年以来,历城区与群众的民生“约定”已陆续实现。
今年以来,历城区加快财税制度改革,把有限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投资近1亿元,扩建加固农村中小学校舍,新改建15所幼儿园,救助贫困大学新生186名,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目标;实施城乡居民“培训——就业直通车”工程,培训城乡劳动力1万余人,实现1800余户困难家庭就业,建成失地农民从技能培训到就业创业的民生保障机制;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医疗惠民、农民富民等系列民生工程,在民生领域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应,让普通群众多受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用于民生领域的资金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超过50%,2013年历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11.5%和12.1%,两项指标均跑赢经济增长速度,历城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本报记者 刘建 通讯员 张鹏)
新闻推荐
昨日,在山东女子学院,学生们正在暖意融融的宿舍中读书。随着集中供暖的接入,该校1.3万多名师生开始享受济南热电大学科技园热源厂提供的优质热源。据了解,山东女子学院的供热面积为10.2万平...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