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赵书兰:用微笑和坚韧撑起一个家□本报记者 王立冰 通讯员 朱振

来源:济南日报 2014-11-21 16:59   https://www.yybnet.net/

赵书兰悉心照顾大伯哥。

赵书兰是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北康村一名普通村民。然而,在村子里,在她生活的轨迹中,她又显得不普通。

12岁,为补贴家用进工厂打工;17岁,进入工地和男人一样干活;24岁出嫁,公公卧病在床;43岁,丈夫因脑梗半身瘫痪……

生活中的(难和变故,并没有击垮赵书兰,相反,她笑对(难,用自己的坚韧和乐观,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书写着一个女人对弟弟妹妹的呵护、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女的良好教育、对长辈的孝顺。

从12岁起她就开始出门打工

赵书兰出生在济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全家人仅凭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过活。赵书兰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在她后面还有4个弟弟和4个妹妹。1950年,为了让9个孩子吃饱饭,赵书兰的父亲让当时年仅12岁的赵书兰到工厂做杂工,当时1个月的工资只有6块钱。

因为收入微薄,赵书兰十七八岁时离开工厂,一个人跑到建筑工地做工人。虽然工作劳累,但一个月能挣30多块钱。“我们家十多张嘴,以前就靠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到工地干活后,我挣得多了,也能多为他分担一点儿。”赵书兰说。

几年后,23岁的赵书兰在济南一个工厂的炼铁车间,找到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可在这一年,赵书兰48岁的父亲却被查出肝硬化,父亲去世时赵书兰最小的妹妹才3岁。因为母亲在家带孩子无力工作,整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赵书兰一个人身上。赵书兰忍受着丧亲之痛,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工作,让生活过得有希望。

嫁到北康村后她成了家中顶梁柱

二十几岁,赵书兰嫁到十六里河街道北康村,从嫁过来的那天起,她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公公有病卧床,婆婆身体也不好,大伯哥赵以福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和智力残疾,丈夫还患有忧郁症,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她一个人肩头。赵书兰平时外出劳作赚钱,晚上回家伺候公婆、大伯哥。

“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大哥到老。”为了婆婆临终前的嘱托,为了心里的善念和责任,赵书兰悉心照顾大伯哥39年无怨言。赵书兰的生活中心,围绕着大伯哥转。赵以福手脚已经严重变形,背部佝偻,牙齿脱落了十几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赵书兰每天6点起床,把尿盆端到大伯哥面前,给他穿衣服、洗脸、再去做早饭,衣服一天一洗。大伯哥没有牙齿,馒头要掰成小块,直接吞咽,药片不爱吃,放到嘴里就吐出来,就夹在馒头里喂。

前年冬天,赵书兰的两个儿子没和她商量就以每月800元的价格在北康村不远的分水岭小区租下一套带暖气的房子,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赵书兰第一次过了个暖冬,这还都是为了给大伯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赵以福的房间里面,床面离地面只有20厘米左右。赵书兰说,以前农村都是高床,大伯哥曾经从床上滚到了地下,怎么也抱不起来,她就直接把床腿锯掉了一截。床前放置了一张老式实木桌子,桌腿也被锯短了。

赵书兰患有椎间盘突出,疼起来,翻身都困难,她担心万一自己不能动了,没人照顾大伯哥。村委会说可以送到敬老院照顾老人,但是赵书兰一百个不愿意。“咱们能伺候,为啥非要住敬老院给人家添麻烦?”她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赵书兰说,“只要大伯哥活一天我就伺候他一天,让他过得好好的。”她最欣慰的是两个儿媳妇都非常孝顺

让赵书兰欣慰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媳妇也非常孝顺,婆媳间从没红过脸。“她俩没叫过婆婆,都是一口一个妈,叫得很亲。”对于孙辈,赵书兰有些歉疚,孩子们长到十几岁了,自己也没好好照顾一天,不过儿媳妇一点意见都没有。

每到过年,儿子早早就给置办好了年货,除夕夜一家十口人聚在赵书兰家里。这一天,赵书兰最幸福,她啥事不用干,看着电视等着吃饺子。“妈忙活了一年,这一天一定得歇着,我们包饺子伺候。”小儿媳刘宝华说,他们小辈以赵书兰为榜样,对赵以福特别好,过年的头锅饺子第一碗总会端到老人面前。赵书兰对孩子们的表现很满意,“他们现在一进门第一句就问‘大爷吃饭了吗?’”她说,过年第一口饺子让大伯哥吃,39年从没变过。

迎来50年金婚她希望再伺候丈夫20年

赵书兰的丈夫赵九山比她年长4岁。“我俩是在穿短袖的季节相识,在穿长袖的季节结婚。”赵书兰说,“我们俩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平平淡淡地过了几十年。”

1994年的一个早晨,赵书兰的丈夫赵九山突然头晕得厉害,家人赶忙把他送到医院。经诊断,赵书兰丈夫被查出糖尿病导致的突发性脑梗,右半身体瘫痪。丈夫出院后,赵书兰开始独自照顾丈夫。“他得病之后,脾气不太好,见人就爱发脾气,我怕孩子们委屈,就不让孩子们多回来。”因为始终对丈夫的康复抱有希望,赵书兰天天都用轮椅推着丈夫散步。

今年3月8日,赵书兰和弟弟妹妹家近百口人齐聚一堂,孩子们为赵书兰和赵九山办金婚庆典。“孩子们都很孝顺,我从没对孩子们教育或要求什么,只是用孝心培养孝心。孩子们都是我的骄傲。”赵书兰说。

“无论如何,我都心甘情愿照顾他一辈子。他是我丈夫,我不照顾他,谁来照顾?我俩自打结婚那天起就互相有了责任,我相信如果我俩换个位置,他也肯定会一样认真地照顾我。”赵书兰说,丈夫意识不清醒时,也会冲她发脾气。太委屈时她也会哭一场,但一到丈夫身旁,该怎么疼他还是怎么疼他。

“苦了大半生,但回忆起来苦难都是过眼烟云,剩下的都是知足。孩子孝顺,丈夫平安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赵书兰说,“如今孩子们都有了出息,丈夫病情也一直没有恶化,我很知足了。我一生拥有的幸福足以压倒我大半生的苦难。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老伴能更长寿,再伺候他20年我也愿意。”

新闻推荐

全民健身 泉城共享

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泉相依杯”首届济南市全民体育大会闭幕式上,市民在进行抖空竹表演。(本报记者 崔健 杨宁 摄)本报11月21日讯(记者 史光明)今天下午,由济南市体育局、济南报业集团主办...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泉城的包容精神2014-11-21 00:44
猜你喜欢:
评论:(赵书兰:用微笑和坚韧撑起一个家□本报记者 王立冰 通讯员 朱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