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湖街道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对集中相连的东谢屯、小李庄村、河圈村等8个村(居)存在的问题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集中性、热点性问题实施连片整治,使这些村居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升,为村民增收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作为槐荫区的“最西头”,因地处偏僻、辖区村居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下辖21个村居的玉清湖街道办事处开展村庄连片整治起初在不少人看来是“啃硬骨头”。与此同时,济南市水源地和小清河源头湿地接合地的区位又对当地生态环境提出“特殊要求”。权衡之下,玉清湖街道决定“再硬的骨头也得啃”。随着该街道成为省财政安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开展“村庄连片整治”在济南选取的两个试点之一,不到一年时间,这些画面就出现在该街道实施连片整治的8个村(居):
虽是落叶缤纷的秋季,东谢屯村的水泥
画面一
路上却鲜有落叶。保洁员王思宝不会让落叶堆在路上,他随手带着工具,随走随扫。王思宝刚走过去,村民龚兆玉领着4岁的外孙女出来溜达,他指了指旁边的垃圾桶,小孩子将吃完的橘子皮扔进去。“路面这么干净,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啊!”
小李庄村72岁的村民赵玉兰“洗了一辈子的衣服”,如今她再也不用端着盆上街泼水了。现在,打开洗衣机,污水直接顺着管道流走。洗完衣服,院子的水泥地上干干净净。
通往河圈村的水泥路两边种满了清一色
画面二画面三
的红叶李。村居墙面上,隔两三步就挂着一个小“盆景”,里面种的是甘蓝和菊花。村民说,这叫墙体绿植,里面的植物应季更换……
这三个画面展示的是玉清湖街道村庄连片整治“结下的果实”。在此之前,该街道下辖的大李庄村、河圈村和东谢屯等村(居)不同程度存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道路失修、垃圾围村和绿化不足等问题,今年,槐荫区以“百姓点餐、政府买单”的资金投入方式,让群众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借助这一优势,玉清湖街道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对集中相连的东谢屯、小李庄村、河圈村等8个村(居)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集中性、热点性问题实施连片整治,使这些村居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升,为村民增收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曾被称为“道路最窄、垃圾最多、雨雪天最难走”的小李庄村,可以说是变身典型。宽敞平整的水泥主干道一边是整齐村居,另一边则是嫩绿色的麦田,整个村庄像是一幅水墨画。走进村庄,一些小“景观”随处可见。路过的村民见到外人,主动说起村庄变化:“想不到吧,这里原来可是垃圾堆,旁边种的是稀稀拉拉、摸一下还划手的南瓜秧。现在看看,真漂亮。”让村民感受最深的还是村里的路,原来的土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一下雨,村民就出不了门。在村(居)连片整治中,路和排水管网成为整治重头戏。经过整治,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井箅子可以接到村民家,路上再也见不到水洼洼。村民戏称,“水泥”路终于变成水泥路。
垃圾清理、雨污分流、自来水管道和道路硬化、绿化等工程是玉清湖街道实施村(居)连片整治主要内容。该街道已在8个连片村清理“三大堆”31000立方米,设置移动式垃圾箱400余个;对12367米长、43851平方米的主次干道进行改造和硬化,还通过安装减速带、标志牌等完善了标准化道路设施;针对村民自栽树木多、缺少统一规划、没有绿化的现状,统一修葺沿边石3980米,投资350万元为各村配发绿植树株,整治后的村庄随处见绿、处处是景。
村庄连片整治的方向不只局限于现在的变化,玉清湖街道已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及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目前,连片整治的8个村(居)实现村村都有保洁员,垃圾入箱及时清。为长效解决污水处理难题,大李庄村原来的臭水沟已被掩埋,投资100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站正在施工,建成后,能日处理污水200立方米。大李庄村、小李庄村的污水将在这里变成干净的中水,用于渔业养殖和莲藕种植,给村居带来长远收益。(本报记者 邵明红)
新闻推荐
发送“德润四季_和谐地税”心灵话语短信,精心培育绩效文化。发放办税指南,方便纳税人今年以来,济南市地税局长清分局围绕组织收入主题,将绩效管理和纳税服务作为实现征管工作提升两翼,建...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