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国家队”近一年来,济南综保区正变得更智慧、更开放、更创新。记者昨天了解到,综保区新卡口本月具备启用条件,届时车辆可实现24小时自动化通关。而市民期待已久的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也将于近期揭幕。
更智慧
新卡口全程自动化车辆进出只需数十秒
昨天上午,记者在港西路以西港源六路看到,济南综保区新卡口正在紧张建设。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9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综保区标志性建筑。新卡口地上为三层,一层有发卡大厅、8个车辆通道等,二层、三层设有共计4000余平方米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济南综合保税区发展中心主任张承新表示,该项目是济南市及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参照了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新卡口采用海关智能卡口,对通过卡口通道的货车可自动进行重量、集装箱号码的采集和识别、电子车牌、IC卡等数据的采集,并通过后台系统完成车辆放行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卡口通道的24小时无人监管、自动化运行。新卡口的建成,将大大提高综保区无纸通关效率。届时,进出车辆只要符合海关系统要求,数十秒即可顺利通关。
此外,口岸功能在新卡口将得到实现。综保区外和济南周边外向型企业也可利用政策享受直通便利。新卡口还建有3万平方米的验货场地、1万多平方米的物流仓库,中外运公司计划在这里建一个现代化的进出口堆场,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以前济南企业用集装箱要去青岛、烟台等港口调配,今后济南乃至周边地区的企业可以在济南综保区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一切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济南,然后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就可以直接装船出海,减少审批程序和办事环节,提高通关效率,使货运物流、单证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顺畅运转。更开放
向世界开门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即将开业
张承新表示,作为济南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的重要实施区域,济南综保区正在改变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传统保税区模式,其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开始凸现。在济南综保区,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一期正在紧张备货。据悉,有100多家进口商品经销商签约入驻,还在洽谈的各国客商源源不断。济南综合保税区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晓冉介绍,该中心以进口日用品为主,经营门类广泛:1层经营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服装、箱包、鞋类、皮具、手表、化妆品等;2层经营各种酒类及矿泉水、饮料等;3层经营进口奶粉、婴幼儿用品、进口生鲜制品、保健品等;4层经营韩国进口商品,以韩国服饰、化妆品、饰品、电子产品为主。
今后,济南综保区将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和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范围,使之成为未来区域国际贸易发展的核心引擎,也为市民打造家门口放心海淘的平台,方便市民生活。
更创新
逐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23项新政
济南综保区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贸易服务、口岸通关四大功能于一体,自去年12月底封关运行以来,政策功能优势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已开始显现。截至目前,园区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了70亿元。但在张承新看来,济南综保区发展仍然太慢,和市委、市政府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济南综保区起步较晚,要在山东中西部外向型经济中起到示范高地的作用,唯有快马加鞭,不敢有丝毫懈怠。”
综合保税区的原动力在于功能和政策创新。自封关运行以来,济南综保区主动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先行先试,在海关的支持下,23项监管新政已开始逐步复制推广。今后企业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
高新区近日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作为全市及高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战场,济南综保区将加快加工制造、展览展示销售、结算、物流、检测维修五大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纺织原料交易、进口商品展示直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文化艺术品交易四大平台,加快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使综保区尽快成为济南对外开放的“领头羊”。
(本报记者 祝蕾)
新闻推荐
采访蓝石·大溪地的参观者们,都会反复听到这样一句话:“在济南,竟然还有环境这么好的居住区,真有点不可思议!”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赞美语,但却折射出了泉城生态楼盘的缺失,也反映了现在的置业者对美...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