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明通讯员姚凯报道
本报东营讯12月19日,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从黄岛口岸进口的11个集装箱货物,驶入东营通和海关监管场站。现场并没有海关关员验核集装箱封志,车辆进入场站时,卡口系统自动识别安全智能锁并解锁,企业也不必向海关递交纸面单证材料,真正实现了无纸化自动审核放行。这标志着济南、青岛海关公路转关无纸化试点获得成功。
转关无纸化改革是济南海关、青岛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济青海关“公路转关作业无纸化”是指青济两关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向海关申报的转关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审核、放行、核销的转关作业方式,取消验核企业递交纸质转关申报单/载货清单及随附单证,以安全智能锁代替海关封志并允许企业自备车运输。
山东华泰通和海关监管场站是这次改革试点成果的直接受益者,货物通关效率大大提高,物流时间缩短50%,物流成本节省约10%。据初步估算,实施转关无纸化通关后,仅华泰集团公司进口货物每年可节省货物滞港费、滞报金300余万元。同时,海关监管人力资源从纸质单证、传统关锁验核中释放,海关监管货物在途运输的安全性加强。
新闻推荐
□记者韩伟杰报道本报济南讯12月23日下午,济南市金融办主任唐忠到12345热线接听来电时透露,济南已有24家企业在“新三板”(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挂牌,6家企业申报材料上报全国股转系统,初...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