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代玲玲通讯员张丽媛报道
本报济南讯12月10日,潍坊盛翔塑料公司在黄岛港进口的集装箱,在施加海关安全智能锁、经港口电子通道卡口自动施封后,经过2个小时的运输抵达位于潍坊高密的山东港储海关监管场站。经场站卡口系统自动解封、自动完成转关核销后,货物顺利放行运往企业。整个过程企业未提交纸质单证,不需海关关员人工操作,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无纸化。
“转关无纸化实施后,我们的通关效率提高了40%,运输成本降低了30%,特别是原来需要在港口排队查验的货物,可以转关到内陆查验,大大降低了通关成本。”潍坊盛翔塑料张金国经理说。这是济南、青岛两关转关无纸化作业的首票业务,也是济南海关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建关两年来,济南海关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关间通关一体化,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一方面,两关创造性地推出了“属地申报、授权放行”通关模式,把青岛口岸的放行权限授予济南海关的通关现场,由接受申报的现场关员根据相应授权办理放行手续。企业再也不用往返口岸海关办理通关了,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两关还针对大宗进口货物推出了“快捷转关”模式,企业转关货物可以使用自备车辆运输,无需海关监管车辆,且海关不再施加、验核海关封志。企业进口货物抵达港口后可以直接卸船装车,运至企业自用海关监管场站办理所有通关手续。此外,两关还互认报关资质,互认预归类、预审价、原产地预确定结果,并实现电子支付担保文书一次备案、两关互认通用。
新闻推荐
□通讯员徐瑞记者左丰岐报道本报济南讯12月10日,记者从山东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党委在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的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