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木杆秤制作:口耳相传的古老技艺

来源:大众日报 2014-12-12 15:29   https://www.yybnet.net/

制好待售的木杆秤。□本报记者戴玉亮单辰

本报通讯员杨晓洁

自古以来,木杆秤为人们交易货物提供了重量依据,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和发达。

侯镇很早就是寿光沿海经贸重镇,商贸发达,商贾云集。当地产的木杆秤颇有名气,其中侯镇河西村的木杆秤制作,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

12月3日下午,在河西村的一家衡器经营店内,店主王辉锋正在制作15公斤标准的木杆秤。“是潍坊和济南的一些个体户订的,就要了十几杆,我一天就能做完。”王辉锋说。

标完一杆的刻度,王辉锋摘下老花镜,聊起了他制作木杆秤的故事。

1979年,23岁的王辉锋跟着村里的老人学起了木杆秤制作,按他的话说:从迷上这手艺,就再也放不下了。

“祖上有很多做秤的,村里也自然形成了风气。”王辉锋说,当时年轻体力好,每做出几十杆秤,就骑3个半小时的自行车,去潍坊市区摆摊卖。“当时潍坊做小生意的比侯镇多,买秤的人也多。一杆秤3元钱,晌午刚过,几十杆秤就卖完了。”

58岁的王辉锋,经营衡器店已有十几年了。“现在全侯镇,甚至全寿光市,几乎都没有几家做木杆秤的了,但我还在做。”

木杆秤由秤杆、秤钩、秤砣、秤花和秤卡等部件组成,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易。木杆秤的杆,在过去选用硬、韧、直、不裂的洋槐、国槐、紫檀或者花梨木,现在多用进口的柳桉木作为原材料。制作需要经刮圆秤杆、镶嵌秤两端、下系、下刀、固定下刀、校秤、木杆刻度、钻星、割秤星、磨星等过程才能完成。

一般民间所用的木杆秤,按照长度与重量的标准,分为杆长55厘米、称量5公斤,杆长65厘米、称量10公斤和杆长70厘米、称量15公斤3种。

“木杆秤制作基于杠杆原理,每一步都严格要求‘横平竖直\’,这样做出来的木杆秤才能准确、好用。”王辉锋说,选取好制作木材之后,先刮圆秤杆,再用铜片镶嵌在秤两端,之后确定即将制作而成的称量准确的下系,要求后系是全系的三分之一。

“然后下刀,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双提纽,接下来再固定下刀,然后校秤。下一步则是最重要的木杆刻度,这里就用到了特殊工具——步弓。”王辉锋说,制作木杆秤不能用尺子作为刻度的测量工具,因为木头的重量特殊性会使尺子丧失自己本身的准确性,而步弓则可以为木杆秤提供准确的刻度。

完成刻度之后,钻星就用到传统工具——大钻和小钻。之后割秤星,割秤星是利用割星刀割铜丝镶进秤杆。最后再用磨刀石把秤星磨平,以免脱落或割手。

木杆秤制作是工匠口耳相传的一门古老技艺。木杆秤作为最普及的衡量工具,它携带方便,见证了乡村商贸发展演变的过程,被普遍使用。木杆秤制作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从选材料到制作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全凭经验和悟性,所用的工具也都是工匠自己制作,表现了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的丰富内涵。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子秤、计量秤等现代商贸交易计量工具的出现,木杆秤逐渐减少。“虽然现在电子秤几乎取代了木杆秤,但我还是打算做下去。”王辉锋说,木杆秤是一种文化,他不想让它这么快地消失。“至少,不能在我这代工匠身上消失。”

2013年7月,木杆秤制作技艺被评为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评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山东省—三菱企业集团战略合作第四次交流会召开

□记者李檬赵洪杰报道本报济南12月11日讯今天上午,山东省—三菱企业集团战略合作第四次交流会在济南召开。副省长夏耕出席会议并致辞。夏耕希望,三菱企业集团将山东作为在中国...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木杆秤制作:口耳相传的古老技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