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济南市儿童医院内二科(呼吸科),记者立刻就被排队等病床的患儿家属所吸引。随着冬季气温寒冷、空气干燥的影响,呼吸道疾病再次成为最常见的疾病,韩玉玲也再次迎来最忙碌的季节。
韩玉玲是该院呼吸科主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擅长呼吸系统疑难病诊治、危重症救治与哮喘防治的管理与教育,使该院哮喘防治与管理、教育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特色。所在呼吸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小儿支气管镜诊断及肺内介入治疗、婴幼儿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测定、肺弥散功能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等10多项新技术,全部为填补了省内空白项目,部分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通电话的责任
医生的职责是神圣的,然而,他们的辛苦却鲜为人知。作为科主任,韩玉玲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她常年以科室为家,为病人治疗、查房和沟通,为医护人员讲课、培训、示范和交流。多少个深夜,病人突然病情变化,一个电话响起,她就会立刻奔至病房,顾不上吃饭就又投入到会诊抢救中去。
一次,一位14岁哮喘重度患儿发作,来到医院时是中午十二时左右,韩玉玲刚就餐,一接到PICU电话,立即放下饭碗,迅速来到重症监护室和值班医生一起抢救患儿。当时患儿精神萎靡、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明显,面色发绀,病情危重,她和监护室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吸氧,连续雾化吸入、静脉全身激素等抢救,一个小时后患儿精神好转,喘憋减轻,继续治疗一个小时,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她才松了一口气回到科室工作。
“与病人相伴,我感到充实、幸福和舒坦。”韩玉玲说。她对工作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爱病人胜过爱自己,多年来致力于小儿呼吸系统及各种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与研究,作为山东省及济南市的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成员,多次参加全省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
一个红包的转交
当然,作为一名经常与疑难复杂、重病打交道的呼吸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患儿家属送红包的事情,但她总是婉言谢绝。不知多少次患儿家长硬将红包塞到她手中。她推辞不过,只好先收下,然后便将红包转交给科室护士长,让其为患者预交了住院费,并向患者真诚地解释:“您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但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廉洁行医是我们的本分,无论哪个病人来医院,我们都会尽心尽力救治。何况您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您就用这点钱给孩子治病吧。”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韩玉玲拒收红包几千元不等。另外,作为科主任,带领全科人员坚持因病施治,不但不收红包回扣,还尽可能为病人节省费用。她经常告诫医师们,高水平的医师是用一种药就能治好多种病,低水平的医师是用多种药才能治好一种病。2014年,韩玉玲被济南市卫生局评为廉洁行医十佳医师。
正像一位病人送的匾上写的那样——“这里永远是春天”。韩玉玲就是春天的使者,带领医护人员,将春意洒满每位病人的心田。(本报记者 李雪梅 通讯员 窦士俊 郭昱君)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30日讯(记者 张定业崔云飞)66年风雨兼程,济南日报又将开启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2015年。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的一年里,本报在“打造江北第一城市党报”的基础上,...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