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高山流水觅知音 古琴弦里故事长

来源:城市信报 2015-01-07 12:02   https://www.yybnet.net/

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琴在3000年前的孔子时代就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乐器了,近代我们才称它“古琴”,或称“七弦琴”。青岛市博物馆近日开展了“博琴雅韵”新年古琴赏乐会。来自郑州 、济南 、潍坊、即墨及青岛本地的十余位琴家纷纷一展琴技。当陶运成以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古琴“松涛”为大家现场讲解辨识古琴的特点时,更是让所有观众大开眼界。据了解,市博物馆馆藏11张古琴,有几张至今还能奏出佳音。

古琴“松涛”新年音乐会振新声

“红梅吐翠芳菲近,高山流水觅知音”——青岛市博物馆2015年“博琴雅韵”新年古琴赏乐会于近日在博物馆报告厅如期上演。这是继2014年元旦市博推出首期古琴音乐会后,岛城各界古琴爱好者期盼已久的又一次盛会,来自郑州、济南、潍坊、即墨及青岛本地的十余位琴家纷纷一展琴技,为大家奉上一场古韵悠扬,余音绕梁的古琴视听盛筵。

本场活动由两个环节组成。从郑州远道而来的我国著名古琴家、《琴棋诗书画》报社副总编陶运成先生首先为大家讲述了一场《古琴的斫制与选择》的讲座,让广大古琴初学者了解古琴制作从选材到修漆的整个过程,面对一张古琴如何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评价琴的优劣,并通过音色、造型,来选择一张适合自己弹奏风格的古琴。特别是当陶先生以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古琴“松涛”为例,为大家现场讲解辨识一张优秀古琴的特点时,更是让所有观众大开眼界。在琴曲赏析环节,陶先生率先以馆藏明琴“松涛”抚奏一曲《高山》,古音袅袅,沉寂近百年的古琴再振新声,让在座观众又是大饱耳福。

馆藏11张古琴中最早为明代

琴在3000年前的孔子时代就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乐器,近代我们才称它“古琴”,或称“七弦琴”。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博物馆馆藏古琴十一张,分别是明代的松风琴、明代的松涛琴、明代的云和琴、民国时期的松石意琴、明代的玉振古琴、清代的幽涧泉琴、清代的遏云琴、一张民国时期仲尼式古琴和三张清代的仲尼式古琴。馆藏的古琴中,“年龄”最大的古琴来自明代。

比如,其中“玉振”琴为仲尼式,黑色,做工精细。琴背项部刻篆书琴名“玉振”,近期,经青岛市博物馆馆员赵好和古琴文化学者蔺学杰研究考证,综合断纹、漆色早于明末清初,形制是明琴特点,玉制配件是明中期以后的特点,木质与明琴接近,音色符合明琴特点,这张“玉振”古琴真正的制作年代应该是明代中后期。据介绍,这张琴背面龙池下刻两枚阴刻篆书印章,第一方印章内容为“赏穿黄马褂绷武巴图鲁”,第二方印章刻“孝感宋氏德鸿寿臣之章”。

“赏穿黄马褂”是清朝时期的一种赏赐。而作为赐号之“巴图鲁”,乃为勇将,能干之意。也可转译为“英雄”,据了解,清初赐巴图鲁名号并不多。第二方印章刻“孝感宋氏德鸿寿臣之章”。根据印章判断宋德鸿字寿臣,这人曾经是琴的一个主人确认无疑。两方印章的内容,能为琴的断代提供有力的依据。据相关资料记载,记载宋德鸿先后曾担任武汉守城将领和湖北省提督,经综合考证,两枚印章都属于琴主人宋德鸿。青岛市博物馆馆员赵好和古琴文化学者蔺学杰研究得出结论,大约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后,宋德鸿位居一省提督。他得到了皇家的赏赐,获得“绷武巴图鲁”名号和“赏穿黄马褂”的殊荣。他把荣誉刻在了心爱的琴上做纪念,这才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有趣的话题。

新闻推荐

帮学生要回租金,查出黑水源头一追到底上周收获真不少

上周《一追到底》栏目收获颇多,一共有5件事,追出了结果或是收到了最终答复,帮助市民解决了不少难题,在得到市民肯定的同时,本报将继续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事、不平事。...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山流水觅知音 古琴弦里故事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