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晁明春报道
本报济南讯记者近日从济南市规划部门了解到,按照“保护性再发展”的保护思路,把握“辨其真、护其貌、显其颜、扬其魂”的保护原则,济南市采用“历史保护”、“环境优化”、“综合开发”三种保护模式,实现对工业遗产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再利用。目前,国棉一厂、诚通纺织(国棉四厂)、机床一厂、官扎营等项目,均结合厂区内特色工业建筑进行了妥善处理。
据了解,济南工业遗产始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和开埠通商,兴盛于1950年代。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旧城区内工业企业不断迁出或置换,出现了大量“拆”与“留”、“建”与“改”的矛盾。由于缺乏对工业遗产进行系统筛选、认定和重新利用,一些珍贵的近代工业如济南火柴厂、成记面粉厂等老字号逐渐销声匿迹;同时由于认识不足,现存保护要素数量不多、分布零散,且保留现状不理想。
济南市规划部门自2013年起,对旧城区内濒临破坏和消亡的工业遗产进行了重点调研,确立了“保护性再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在认定和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复苏结合起来,使济南工业遗产得到持续发展与保护动力,并为城市营造地区活力和实现和谐创业提供有机的空间载体。
济南市提出,将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从整体的视角,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点、工业遗产保护片和工业遗产保护廊道的概念,构建“点、片、廊道”结合的整体保护框架。综合整体保护、更新成本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的要求,针对历史风貌区、一般区域制定差异化的更新改造策略,制定分区、分类分级的保护与利用指引,鼓励复合多元、各方参与,拓宽保护途径。
据介绍,济南市未来将建立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划定潜在工业遗产普查范围、建立工业资源目录、制订工业遗产评价标准及分级分类保护方案、建立工业遗产的登录保护制度,完善工业遗产的登录保护制度,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完善相关土地、资金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
新闻推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宜居宜游的“蓬莱美丽乡村”△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张绍贤高林骆功信杜晓妮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