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兴坤
1月16日9点,济南市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的摊位前,刚刚赶到的大货车等待卸货,也有从济南市及周边各地来到的小卡车及农用三轮车装满了一车蔬菜后,等待离开。虽然来往车辆很多,但是一进一出并不显得混乱。
李畏锋是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里资历较老的经销商,主要经营来自海南、云南、广州等南方地区的反季节蔬菜。现在正是南方的油菜、甘蓝等蔬菜品种销售的旺季。每天凌晨一两点钟,李畏锋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长途货车上卸下新鲜的蔬菜,再批发给商贩。李畏锋说,早上七八点是最忙的时候,周边的蔬菜商贩陆续前来采购。一天的工作,得到下午四五点才能结束。
李畏锋是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的大户,每天的蔬菜交易量可达100吨。他说,山东的蔬菜市场行情近几年比较稳定,他的蔬菜销量逐年增多,雇佣的员工也从最初三四个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多个人。
来自云南的客商李全在匡山农贸市场有个摊位。济南成为云南蔬菜在山东的集散基地。“我们的蔬菜一个早上便被济南周边地区的批发商抢光了。一天卖一车,完全没问题。”李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济南与聊城、莱芜、德州等‘都市圈\’的交往日益密切,这里的蔬菜汇聚效应越来越强。农贸市场的蔬菜来自济南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各地,60%的蔬菜销往济南本地,其他主要销往泰安、聊城、德州、菏泽等市,供应着周边地区的稀缺蔬菜品种。”匡山农产品市场董事长王浩说。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加速了济南和周边城市的交流和融合,关系到百姓生计的菜篮子工程是“一圈”建设的一个缩影,“都市圈”带出了“蔬菜圈”,方便了区域内的百姓生活,逐渐形成了一条“买卖网络”。在匡山农产品市场中,一位40多岁的经销商老李说,他在泰安有几个固定的蔬菜收购地点,定期收购农民蔬菜大棚内生产的蔬菜。泰安蔬菜基地众多,越来越多的商贩穿梭于两地,形成了“泰安种地,济南卖菜”的模式。
王浩认为,“一圈”规划的实施,让匡山农产品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增长计划。他说,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占地400多亩,2008年正式开始营业的,现已投资2亿元,建成并运营25万平方米,拥有蔬菜交易市场、粮油市场、淡水鱼交易市场及糖酒交易市场,4000多户经销商在此交易,2013年的交易额达到了40多亿元。
“2010年前之前,农产品市场还属于市场培育期,进驻的商户三五成片,稀稀疏疏,不是很多。2010年后,济南和周边地区交流愈加频繁,‘蔬菜圈\’借力‘都市圈\’发展的越来越红火。”王浩说。现在许多蔬菜商贩看到了农产品市场的巨大商机,计划到此经营,但摊位有限,只能排队等候。
农业合作,也是济莱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莱芜市将在济南设立莱芜优质农产品专卖店,推动济莱农产品交流,作为莱芜去年民生十大工程。记者1月16日在济南历城区的一家莱芜优质农产品专营店看到,莱芜黑猪肉、莱芜香肠、莱芜生姜等特色农产品一应俱全,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介绍,专营店自去年10月开业经营,以莱芜特色产品形象展示、销售为主,构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网络,让济南市民在家门口便可以买到莱芜特色农产品。
济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圈”规划实施中,济南的蔬菜集散效应越来越强。围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建立农产品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带动农产品交易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获得国家批复,今天召开建设动员会◆《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批复,将建滨海生态科技新城◆聊城、菏泽和泰安东平县获准享受国家中部地区优惠待遇□记者...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