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可新
本报通讯员杨晓琳
深化改革中的历下在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也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与挑战。为此,历下区提出——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提升民生保障力度,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其中多项亮点工作将相关建设强力推进,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三大平台推动经济扩容增质
围绕“加快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发展平台”的思路,历下区决定,统筹规划、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全区科学发展的主引擎、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城市形象的主标杆。该区将继续加快土地出让和项目建设步伐,完善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切实增强片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并着力发展财务金融、商务中介、信息咨询等产业,加快形成以总部企业为核心、以金融机构为保障、以咨询服务为配套的高端产业生态链,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和发展性资源聚集优势,使之成为外来总部企业落户济南首选之地。
对于明府城历史文化展示平台的打造,历下区将统筹考虑历史街区保护与片区面貌提升,加快整体规划策划和局部详规制定,做好各类历史遗存的修缮保护和泉系发掘,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片区功能形象,并将尽快完成百花洲一期工程收尾,确保年内投入运营。对于这一平台的打造,历下区将突出古城文化、泉水文化、民俗文化、北方园林文化特色,精心打造特色街巷和传统院落,形成以文保单位和传统院落为点,特色古街和泉系景观为线,集中展示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体验和消费区。
而历下区也把山大路信息科技商务区、黄金珠宝产业园、文化广告创意产业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即“一区三园”特色产业平台的建设视为了一大重点。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服务配套,着力吸引龙头企业落户。与此同时,泉城路等七条特色街区建设将切实做大做强,进而打造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项目建设开创城建新局面
历下区的城市建设也继续在快车道上加速行驶。2015年,该区将实施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1260亿元,将全力推进新区开发,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服务保障好华润万象城等18个项目,确保中润四期等5个项目主体竣工,促进转山西等7个项目开工,新增商务商业载体132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文博西等地块和商务区中轴线、茂岭二号路北延工程的策划工作,尽快启动实施;有序推进旧城更新,尽快完成和平路西等项目的征收拆迁;加快省城建学校等15个项目建设,确保舜井商厦等9个项目投入使用;全力推进建筑大学和平校区等20个地块策划工作,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中村的改造仍是一大重点。历下区21个村中有4个村未完成改造,今年将按条件逐步实施,并将加快刘智远村改造步伐,尽快完成旧村拆迁,统筹做好安置房和保障房建设。此外,该区还将加紧实施义和村改造,破解环评、规划等问题,为项目启动奠定基础;积极推进丁家村改造,完成保障、安置地块策划,尽快实施旧村改造;统筹片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稳妥推进中井村改造;完成姜家、邓家拆迁和村民安置房分配,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区将投资2.76亿元,实施道路基础建设维修,综合改造经一路东延历下段、化纤厂路,整修舜井街、青龙后街等16条道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造西辕门街、朝山街北段等12处问题管线,实施马鞍山路、十亩园中街等5条道路线杆占道治理,配合做好姚家变电站迁建和茂陵山路电力改造。该区将投资6000余万元,深入开展河道治理,对中井洪沟、大辛河等河道进行截污改造,实施全福河、仁智街边沟等4条河道整治提升,因地制宜造景美化,打造优美靓丽的水系景观走廊。
文化品牌彰显“历下特色”
为了打造具有“历下特色”的文化品牌,历下区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
围绕加快完善文化产业体系的目标,该区将以人民传媒大厦和山东传媒大厦为载体,吸引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进驻,大力发展数字传媒业;依托山东硅谷产业基地,打造涵盖数字电影、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创意企业总部基地;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山东交易中心为依托,发挥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高层次的名家书画展和艺术鉴赏会,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打造新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模式;以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为平台,开展多样化健身娱乐服务,增强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意识,引导市民健身消费。而为发展文化事业,2015年,该区将继续开展“书香历下·全民读书”行动,基本实现社区图书室全覆盖;积极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阅读沙龙等读书活动,着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聘请文艺人才深入街道社区专业辅导群众文化队伍,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并整合街道、村居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努力打造一流的基层文化服务场所。
基于本地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历下区将于今年制定出台全区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统筹涉旅单位、企业及相关协会,积极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全面促进产业链联动发展。当地将围绕“天下第一泉”5A级景区,深度挖掘周边文化、商业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泉水人家”、“步游泉城”、“历下记忆”等特色产品和旅游线路,配合做好千佛山—佛慧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和龙洞风景区规划编制。同时,将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引导、咨询服务设施,打造旅游微平台,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2015年,历下区预计投入7.51亿元,实施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健康惠民、教育惠民、困难(特殊)群体帮扶、老年人安康工程、生态治理、就业促进、社区建设、文体科普惠民、基础设施提升、便民服务、安居服务、交通秩序治理、安全环境创建14类81项民生实事,其中延续48项,投入3.53亿元,新增33项,投入3.97亿元,确保把应当救助、应当保障的困难群众救助和保障好。
与此同时,该区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和名校带动战略,加强新建学校教师力量配备,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解决社区卫生业务用房,在东部新城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所。
而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工作也将不断完善。该区将以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加大创业培训、指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孵化财会管理、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等创业项目,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就业,强化技能培训,完善社保补贴、就业实训等扶持政策,拓展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做好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被征地农民新型保险参保工作,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新闻推荐
□记者田可新报道本报济南讯2014年12月3日至15日,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全市大桶水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取大桶水75批次,抽样范围涵盖了济南市所有在产大桶水和流通环节部分水...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