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世翔报道1月13日,两名小朋友在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复原乳饮料。□本报记者赵洪杰李檬
养殖户境遇“两重天”产销一体化企业影响不大
谈及近半年来的经历,梁山县绿泉奶牛科技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裴树克——一位中年汉子,在去年12月30日全省奶业形势座谈会上,数度哽咽,“我干了一辈子牧场,有好有坏,但从没碰到这么严峻的情况!”
不少养殖户向记者反映,前段时间,为达到压价目的,收购方超出合同规定之外,向销售方提出难以实现的要求。比如,要求增添进口TMR设备,增加卧床设施,增加指定的牛场物品,且价格高于市场价,否则降低等级、压低奶价。养殖户因收益持续下滑、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乳企提出的要求。
直到今年1月7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养殖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1月12日上午,裴树克告诉记者,他的公司现在一天产奶4吨,收购价格3.6元/公斤,剩下不超过200公斤自己处理。
与裴树克不同,1月12日,山东银乡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说,他们的原奶销售在此轮危机中受影响不大。除了自有牧场外,企业还参股了一些奶农的牧场,双方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东营胜大奶牛场、潍坊合力牧业等告诉记者,他们主要通过鲜奶吧销售部分原料奶,因此在此次事件中受影响也较小。
高速现代牧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有奶牛两三千头,全部是自己加工、自己销售,“我们只做巴氏奶,以销定产,牛场效益也没有影响。”
据省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流航介绍,山东省生鲜乳收购价格从2013年6月开始走高,到2014年2月份全省平均达到4.5元/公斤,从2014年3月份开始持续走低,11、12月份急剧下滑,到2014年第52周全省牛奶平均价格为3.38元/公斤,同比下降23.53%,环比降低3.15%,大大低于3.5元/公斤的综合成本价。目前原奶价格与2013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奶业困境出现了两级分化。”李流航说,这次规模牧场未受明显影响,平均奶价仍然维持在4.2元/公斤左右,养殖效益比较好;少数中小牧场和养殖小区、散户受到冲击,奶价最低不足1元/公斤,已无盈利可言。
鼓励乳企收购参股牧场危机带来产业链调整契机
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认为,这次奶业危机暴露了我国奶业一个深层次问题,即产业利益连结严重缺失。除了一些乳企自建牧场外,90%的原奶是家庭农场、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向乳企提供的,形成了生产、加工分割的体制。而澳大利亚恒天然有1万多养殖户股东,他们的分红收入超过了出售原料奶的收入。
“从长远看,必须对奶业的组织模式进行调整,鼓励乳品企业收购或参股牧场、合作社或养殖小区。”省畜牧局副局长唐建俊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规范双方的购销合同,提高诚信意识。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奶牛单产基本为6吨/头,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9—10吨的单产水平;2014年山东省平均奶价3.97元/千克,高于新西兰、美国、欧盟2—3元/千克的市场价。同时,国内玉米价格是美国的2倍多,加上苜蓿等高蛋白饲料缺乏、牧场养殖管理不足、中小规模养殖品种改良不够、防疫费用高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系统性成本较高。张志民建议,应尽可能开发本地饲草资源,改变高投入、高成本的路子,比如山东省有6000万吨秸秆饲料资源,目前只利用了50%左右。
这次奶业危机,则为整个产业链的深度调整带来了契机。泰安金兰牧场总经理法文静表示,面对奶业寒冬,牧场要学会主动调节自身生产水平,适当减少奶牛存栏量,淘汰劣质奶牛,“由粗放向精细转变,让高产带来高效益。”分散产奶时间,加大设备投资,健全人力资源机制,是目前中小型牧场转型的重点。
巴氏鲜奶消费不足两成乳品科学分类呼唤国家标准
对于奶企而言,大力发展巴氏鲜奶,科学引导消费习惯,对中国奶业的长远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张志民告诉记者,发达国家巴氏鲜奶比重都在90%以上,如果国内巴氏鲜奶比重和消费量提高到80%以上,就能有效减少进口奶粉对我国市场的冲击。“而目前的现实是,巴氏鲜奶占液态奶比重不足20%。”
泰安金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光文说,国内一些大型乳企基本都用便宜奶粉还原液态奶。国家相关部门也有文件要求,用奶粉生产的液态乳必须标注“复原乳”,但至今这些都成为一纸空文。
“强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对灭菌乳、调制乳乳品国家安全标准重新进行修订,禁止灭菌、调制乳使用复原乳。”张志民说。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院长王中华认为,内需不足,才是制约山东省乃至我国奶业发展的主因。“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才发展出真正的奶业,因此从生产、加工,到认知、消费,都还很不成熟。”王中华指出,消费者分不清巴氏奶、高温奶和奶粉之间的差别与优劣,这些只能慢慢改变。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鲲指出,巴士鲜奶对生乳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要求都非常高,最有助于将养殖、加工和消费紧密关联,可以有效推进产业一体化建设,同时也是我国奶企与进口奶竞争的最大优势。唐建俊说,巴氏杀菌乳是生鲜乳,没有办法复原,是保护本土生鲜乳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山东省将推动乳品企业落实巴氏杀菌乳标“鲜”、超高温灭菌乳标“纯”、奶粉还原乳标“复原乳”的包装标识制度,科学引导消费。
新闻推荐
□记者张春晓报道本报济南1月16日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11连调”,这是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在...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