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本报记者贾瑞君齐静
1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了29天的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旨在“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管理办法,对居住证持有者来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内容?能否承载起成千上万进城务工者的城市梦?将给城市管理带来哪些新任务?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各方关注。
9项服务和6项便利
“9项服务和6项便利,对进城务工者来说,的确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次大进步。”52岁的王精忠教授是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主任,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从事户政研究。
王精忠提到的“9项服务和6项便利”,在征求意见稿中表述为基础公共服务共9项: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平等享有劳动就业权利;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此外还有6项便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证及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
“能够享受到城市里一定的公共服务,对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进城务工者来说,这也是公平的体现。从国家层面上出台法规,是社会在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方面更进了一步。”王精忠告诉记者,在我国多年来一直呼声很高的户籍制度改革,其实关键要解决的问题也就两点,一是解决身份差别,二是解决附着在户籍上各种福利。“现在已经不再分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这样就把身份差别的问题经解决了。难啃的是第二个方面。”在他看来,解决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不会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发展和各方面的磨合。
同城同权不会一蹴而就
拥有和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是很多进城务工者的梦想。居住证能否承载起“城市梦”?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规定实行同城同权,也不可能实行同城同权。”王精忠认为,居住证毕竟只是国家目前一项过渡性政策。
征求意见稿提出,“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领居住证”。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对需要办理居住证者提出的“门槛”。王精忠认为这个门槛必须有,对一些大城市来说,为缓解城市压力,办理居住证时肯定要根据自身特点附加一些条件。
其实早在2012年,山东省就开始实施居住证制度,以此充分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三年前,张丽从老家德州齐河县来到济南,在泺口服装城租了一个摊位出售牛仔裤。来济南不久,她就到出租屋所在辖区的派出所办理了居住证。“不是济南户口,办了居住证还是比较方便,比如个人缴纳社保时就不用回户籍地。”张丽告诉记者,居住证让她觉得生活更有安全感。“起码有个合法的居住证明,也能享受城市里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
2014年,张丽把孩子接到济南,在天桥区济师附小就读。“孩子入学需要提交户口簿、身份证、居住证、房屋租赁证明等材料,但也交了一些择校费。”张丽说,居住证为孩子上学提供了便利,但要原原本本地享受这些权利,还是有一定的附加条件。
城市管理将面临新挑战
居住证的需要人群,并不仅仅局限于进城务工者。
家住历下区棋盘社区的62岁老人徐淑菊,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退休前是一位小学教师。征求意见稿出来后她仔细看过,她想了解广州的居住证制度是什么样,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并组建了家庭,她和老伴想过去找儿子养老。对于那边的政策如何,她试图从意见稿中找到一些答案。“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六七十的老人还用不用办居住证?是不是办了居住证进公园、坐公交都有优惠?在那边办理了居住证,济南这边的户口怎么办?”目前的征求意见稿还是一些框架性的东西,她想了解的具体内容还没能体现。有一点她觉得很麻烦,“一年签注一次,是不是太麻烦了?”意见稿中提出,“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连续居住的,应当在居住每满一年之日前一个月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签注手续。”不过,她告诉记者,对她而言,其实只要将来他们到广州和儿子在一起,有居住证能够生活得方便就好。
王精忠认为,居住证管理办法并不仅仅是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也不是单纯针对年轻人,而是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这将是一个很大群体,居住证管理办法实施,将给今后城市管理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是否做好了准备?这都需要地方政府有关方面提前规划和考虑。”
新闻推荐
□记者高晓雷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6日,记者从济南市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了解到,济南6家旅游星级饭店星级资质被取消。据了解,此次被取消星级资质的单位分别是舜凯大酒店、山东学景...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