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虹范良 摄
2014年是新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开基立业之年,面对新机构、新体制、新任务、新职能以及群众殷切的期待,他们敢于直视食药安全领域存在的监管难点,始终秉承“奔着问题去”的工作态度。一年来,具有开创性的“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新”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九龙治水、水患难除”曾是食品安全的困境。这一年,他们依靠改革创新,从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抓起,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开展综合治理,部署加强农村市场、校园食品和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三小”等监管工作,强化预防为主的理念,逐步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黑窝点”是食安犯罪的“集聚地”。这一年,他们依靠加强法治,严惩重罚违法违规行为,旗帜鲜明维护公共利益。联合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展“百日行动”,扫清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黑窝点”无所遁形,最大限度降低食安风险隐患;
◎部门“包打天下”曾是食品安全“管不了、管不好”的难题。这一年,他们依靠社会共治,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治理合力正在形成。
◎食药监管人员是百姓“舌尖安全”的捍卫者。这一年,他们开展“自我革命”,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实施“问责+约谈”刚性监管模式,让监管者心有触动,肩有担当……
改革篇
制度红利奠基监管底色
勇毅笃行,主动作为。面对艰巨的食药安全监管形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优化“顶层设计”,整合下沉监管力量,全面夯实监管责任,着力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职能调整实现平稳过渡
2014年1月20日,新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食安办)组建成立,正式履行各项监管职能。
该局完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机构组建、职能整合、人员划转、内设机构调整等工作。强力推进县级监管机构改革,深入区(县)督促指导,排除干扰阻力,全市10个县(市)区组建成独立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高新区设立市场监管局。平阴、济阳、商河和章丘三县一市以及历城、长清两区,成立6个综合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全市143个乡镇(街道)设立146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基层监管机构累计增加行政编制744名,力量显著增强,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行政审批时限提速60%
去年10月13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10月24日,审批、备案、登记事项及省局委托和交办等事项,全部“搬入”市行政审批大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审批窗口;12月1日,充分授权下放监管事权,凡法律规定可以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行使审批职能的,一律下放到县级局实施……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稳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网上审批流程,取消22项审批要件。开展行政权力清单梳理工作,梳理汇总7类行政权力共215项,建议调整或取消21项。通过时限压缩,承诺时限总体上比法定时限提速60%。
■出了问题“约谈+追责”一把手
2014年,一场食药安全监管人员的“自我革命”,让百姓对监管人员肩负的“信”字点赞。
去年9月3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济南市食品安全工作行政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指出若辖区在全市各类食品检验监测中连续两年排名最后,将追究辖区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以及在监管执法或食品安全事故查处过程中收受贿赂的,或者参与、包庇或纵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将给予开除处分。
去年12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济南市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约谈办法(试行)》,规定若辖区内出现食药安全隐患,甚至存在食药安全风险苗头,被约谈对象不仅有行政相对人,还有该辖区食药安全监管的主要负责人。
民生篇
针砭时弊 敢于亮剑
以民为根,以人为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倾听群众呼声,掀起食品安全“创卫潮”,深入开展食药安全专项整治,打击食药安全违法案件,不断强化食药安全监管工作力度。■96.7%“三小”单位纳入监管
创卫,是一种荣誉,更是一项艰巨的民生工程。对于刚组建成立的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来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三管齐下”联合执法、“5+2”工作机制、“群众路线”领导带头实干……为了保证创卫工作完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大工作强度,从人员培训、日常监管、处罚力度、抽检频次等方面出台监管办法。截至目前,共发放创卫食品安全明白纸2万余份,培训食品从业人员4万余人次,发放培训合格证3万余张。经过创卫的洗礼,全市96.7%的“三小”单位纳入许可或登记管理。
启动实施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行动,开发建设配套的软硬件平台。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面开展餐饮油烟集中整治行动。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工作,推荐省级清洁厨房182家。
■无证经营医疗器械一律重罚
美瞳、假牙、血压计、助听器……这些大家熟知的物品均为医疗器械,它们是否合格,关乎生命健康。去年4月1日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启动医疗器械“五整治”行动,打击医疗器械领域存在的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5种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542家,责令整改349家,立案查处58家,罚没款90余万元,移送公安机关2起。
在保健食品领域,继续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检查食用明胶生产经营
单位421家,抽检阿胶及其制品、原料
中含有明胶的保健食品47批,查处
违法案件54起,其中一家违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被行政处罚41
万元。■“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除顽疾
去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食品领域10项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食品经营户107441户,责令整改21226家,取缔违法经营单位480家,处罚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194家,涉案货值4482.08万元。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向纵深进展,检查涉药单位2700家次,责令整改121家,责令停产整顿1家,立案调查20家,专项抽检药品(制剂)1223批次,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和高风险药包材抽样覆盖面均达到100%。
除专项整治以外,该局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百日行动,以肉制品、豆制品、调味品、酒类、火锅食品、蜂产品、水产品和桶装饮用水等8类产品为重点,对群众举报、案件线索摸排等渠道发现掌握的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打击。全年共立案485起,罚没款入库401.33万元。
■构建便民助企服务平台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主动服务群众,开通首条“66666111便民购药服务热线”,由专家定期接受市民用药常识以及药品真假鉴别知识的咨询,截至目前,共接听各类热线38376例。开通食品药品公众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饮食用药服务指南,搭建中药材网上供需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受理市民投诉举报7965件,投诉举报交办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7.1%,根据投诉举报提供的线索立案198件。新增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箱300个,回收网点达到500个,全年回收过期失效药品146.42万盒(瓶)。
开展食品行业“老味道、老字号、老品牌”主题推选活动,推荐品牌企业(小吃店)29家。帮扶企业加快药品GMP和GSP认证步伐,使全部在产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和50%以上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84家药品批发企业、701家药品零售企业通过新版GSP认证。3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3个新药文号,均为三类以上且国内未上市的品种。
创新篇
传统监管与科学监管
携手并进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面对庞大的监管对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跳出传统的行政监管,运用科学手段盘活现有监管力量,利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建“食安泉城”。■掌上监管“三小”单位
手指触摸手机屏幕,即可进入“三小”单位监管系统,方便、快捷地查询现场检查信息、信用信息、历次处罚情况等,还能对日常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赋分……从去年11月开始,随着“济南食品药品监管移动执法平台”的启用,执法人员在对“三小”单位进行监管时,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实时现场采集监管对象的检查结果或处罚情况,并上传到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库,实现了监管系统从PC端向移动执法终端的延伸。首期8.3万家食品流通和餐饮单位纳入移动执法。
6月30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新版网站群正式上线运行,设立情景式办事大厅、互动式栏目。在监管模式上,深化监督检查、检验监测、稽查办案协同监管机制,推行“专家+检查员”的检查模式。
■打造食药检测大平台
检验检测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食药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
目前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新实验楼建设有序推进,即将投入使用,完成检验检测中心扩项,拥有药品检验方法156个,食品检验方法580个,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参数14686个,达到依法开展药品、化妆品、食品及相关产品检验能力。全年共完成各类药品化妆品等检验2733批,评价性药品抽验合格率97.7%,收集上报药械安全性监测报告17130例。完成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抽样6663批次,市级食品抽检合格率(标签不合格除外)达到95.56%。
■建设食药安全的“先行区”
率先在106家药店开展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作;率先实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黑名单”制度;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体验方式经营医疗器械安全公示制度”,规范体验方式销售医疗器械行为;推动远程诊疗审方中心软件研发;推动700多家药店配备新式药品阴凉箱、药品冷藏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先试先行”,得到社会诸多认可。
在制度上,市食安办印发《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建设的指导意见》,探索实施对全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生产报告制度;制定《关于加强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的意见》、《济南市鲜奶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加强对新兴业态的管理。
■食药监管引入社会共治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食品药品社会共管共治的力量。去年,制定济南市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章程,推动食品药品专家库建设,公开聘任200名社会监督员。倡导成立市食品流通业协会、药品流通协会,指导济南中药发展协会完成换届选举。
对于药品医疗器械国家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质量和违法广告公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消费警示等,该局均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传递权威声音,营造人人参与监管的氛围。
市食药监局邀您共同把关“舌尖安全”
关心食药安全,想为“舌尖安全”把关,机会来啦!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现向社会聘请食药安全社会监督员。
据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为加强市民食品药品科普知识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动员关心食药安全、怀有社会责任感、志愿从事公益宣传活动的市民,积极加入到食药安全监督的行列中来。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是宣传食药安全相关知识;举报食药安全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和失职、渎职等行为;举报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服务及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等领域违法行为;反映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这是一项社会公益性活动,有意成为食药安全义务社会监督员的市民可登录济南市政府网、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了解社会监督员的职责、条件,下载并填写社会监督员审批表报名。
报名邮箱:jnssabjdjc@sina.com
(本报记者 卢虹)
新闻推荐
本报1月5日讯(见习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夏鹏隋维强)新年上班第一天,天桥区召开法律顾问座谈会,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部署2015年依法行政工作,并将法律顾问团成员拓展至13人,为全区各项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