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珅报道
本报济南讯“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进行部署。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来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如“一口受理”、“负面清单”等经验已经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复制推广。
去年山东省黄岛新区也对现行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行政管理“限批清单”和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对现有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最大限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推动行政审批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督转变,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同样的还有日照国际海洋城。去年海洋城出台“负面清单”共3大类,核心是“放宽限制、非禁即入”,明确企业不可以干什么。此外推出的“服务清单”包含172项内容,又明确了政府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与能干什么相比,企业更关心的是不能干什么,负面清单的意义正在于此。”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东辉认为。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非一蹴而就。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只要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不涉及前置审批的申请案“一口受理”,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出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推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工作实施方案》,上海自贸区在“先行先试”的道路上也在不断探索。
“上海自贸区不搞税收优惠,旨在实施更有创新意义的政策,并不是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探索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给予其他区域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去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自贸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
去年山东省发改委研究制定的支持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支持青西新区先行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通知》也明确,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了一批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复制推广改革事项28项,未来的借鉴会更多。
虽然“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宝贵,但“落地”依然离不开当地发展实际。威海市蓝办副主任吴秀雯认为,上海底子厚、基础强,而且上海自贸区享受国家划定的专门政策,一些在上海自贸区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如果没有当地政策的明确支持保障,复制是个难题。
“上海自贸区探索金融创新等方面享受先行先试的政策便利,比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等,但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后,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有待进一步观察实践。”她说。
新闻推荐
□记者侯颖报道本报济南2月4日讯今天,为期40天的2015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记者从济南火车站、长途汽车总站以及济南机场获悉,春运首日,客流平稳,预计2月16日将迎来客流高峰。今年...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