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可新
本报通讯员张鹏
“治理大气污染就是改善民生”,这是历城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的既定思路。该区把治理大气污染指标同改善民生要求相挂钩,强力推进最严格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施重拳下猛药,提升空气质量,给群众一片碧空蓝天。
向大气污染行为“说不”
粉尘污染危害大,群众意见集中,历城区就集中开展粉尘污染防治行动,严密排查石料厂、小锅炉、建筑工地等粉尘污染源,对污染行为“说不”,割除粉尘污染毒瘤。
历城区组织开展由环保部门牵头的联合执法行动,集中关停辖区内46家石料加工厂,14家石料加工作坊,在旅游路、经十东路、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设立监控点,严密盯防石料厂;突击检查46个锅炉使用单位,严守监控数据红线,将处罚与整改措施相统一,确保辖区锅炉达标排放。
该区还利用电子眼、监控岗、流动执法车等手段,建起了覆盖300多个建筑工地的监控网,落实建筑工地防尘除尘标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依托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防控建筑工地粉尘污染。与此同时,该区对渣土清运实行“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处理”三个第一标准,查处渣土违规行为130余件,清查渣土车210辆,有效遏制住了车轮上的污染。
给落后产能亮“红牌”
作为曾经的工业重地,历城区重化工企业多,省城90家搬迁改造企业中89家在历城,面对企业搬迁改造这个“硬骨头”,历城区坚定产业升级改造思路,向落后产能亮“红牌”,为改善大气质量果断舍弃税收受益,拔掉落后产能硬钉子。
该区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出台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行动实施方案,分类推进企业搬迁改造,为保障企业利益,历城积极对接企业,帮助企业升级技术,选址建厂,推动企业加速转型,提高效益。目前,该区已完成小鸭电器、宝世达电缆等7家企业搬迁,关停济南电筒厂、金冠毛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并全力推动9家企业整体搬迁。按照计划,历城区将逐步淘汰部分钢铁、化工产能,建立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扩大新能源投资建设力度,逐步让清洁能源走进普通百姓家里。
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不仅做好防控污染源“减法”,更做好植树造林“加法”,历城区依托植树造林打造生态屏障,让生态“绿肺”净化大气,造福群众。
该区投资430万元,在主城区、唐冶新区等重点区域栽植大树3122株,计划在西周、张马屯等城郊接合部植树1000株;计划投资1.1亿元,全面绿化17.5公里机场路,新增绿化面积60.45万平方,精心打造东部绿色走廊。
历城区制订的“绿化行动”还将覆盖辖区内10座破损山体,该区2015年的目标是完成造林3万亩,将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历城区的计划中还包括提升唐冶山体公园,启动雪山山体公园两个项目,到2016年底如期完工后,两座山体公园不仅会绿树成荫,还将成为历城唐冶新城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新闻推荐
□记者牛远飞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济南市印发《济南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国内公务接待的住宿、用餐等标准进行了规定。济南要求国内公务接待须坚持务实节俭、简化礼...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