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田可新实习生刘亚秋报道
本报济南讯记者3月12日从济南市历城区消费者协会了解到,2014年,该消协共受理消费投诉3445件,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办件3161件,办结率均为100%,消费纠纷调解成功率为90.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万余元。而相关数据显示,通讯器材类投诉量连续3年居于商品小类投诉榜首。
据了解,2014年该区消费投诉总量小幅上涨,呈上升趋势,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8.6%。其中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消费纠纷最为严重,且几年来所占投诉总数比例一直在70%以上,广大消费者反映强烈。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日用品、家用汽车、通讯产品、装修材料等领域;服务质量问题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售后维修、合同履行、房屋装修等方面。
近年来,该区部分大型卖场被投诉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根据2014年数据统计,全区六家大商场超市共被投诉380次,占全区投诉总量的5%左右。从投诉内容看,主要涉及手机以及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频发、不严格履行国家“三包”规定,售后维修不及时、不到位,送货延迟,安装技术不达标,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换货诉求置之不理、推诿拒绝,拒绝填写维修记录,给消费者日后维权制造障碍等方面。
据历城区消协2012年至2014年度12315数据分析报告显示,通讯器材类投诉量连续3年居于商品小类投诉榜首。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技术水平、部分品牌销售与售后服务脱节等都是造成手机投诉居高不下的原因。从投诉内容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手机质量问题,如出现死机、黑屏、自动关机、电池待机时间短等故障;部分经营者违法销售假冒、高仿手机,翻新旧手机、水货手机以及质量低劣的以次充新、以次充好手机;经营者不履行三包规定,以人为损坏、返厂维修、软件升级等理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不提供维修单据、违规收费、不提供备用机等售后服务问题;经营者在促销时夸大手机功能,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销售“吸费”手机,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点击手机内置的特定软件时出现自动扣费现象。历城区消协提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请广大消费者谨记常用的“三包责任时间规定”以维护自身权益。
新闻推荐
□杨润勤王胜男报道3月8日至14日是“世界青光眼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组成眼科团队在槐荫区为居民讲解青光眼知识,并免费为现场居民进行了眼科裂隙灯、眼底镜、眼压等检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