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荣欣本报通讯员王新宇车富彬
春运工作很忙,李民和工友们没忘记抽空去菏泽市儿童福利院,带着慰问品看望那里的20个孩子。孩子们热情地喊着“叔叔”,不管是一米六的个头还是不到一米高,挨个让李民拥抱。李民说:“有人劝我别管这么多事,可一想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就根本停不下来。”
制度、管理都没变,自从乐于助人的李民当了工长后,整个工区工作完全变了样,还带出了一个热心公益的“水滴义工”团队。
2月26日,记者来到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菏泽供电车间菏泽变配电工区,走进44岁的工长李民充满爱的世界。
爱岗敬业
穿一身旧工装,戴一副老式眼镜,言谈举止透着谦和,这就是记者眼前的李民。
菏泽变配电工区负责京九线曹县至梁山150公里铁路线9个牵引变电所和配电室的日常值守和设备巡护任务,有42名职工,是铁路系统的“大工区”,李民作为工长并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我们的采访就在刘庙配电室进行。
“你听,电力设备的‘嗡嗡\’声是平稳的,运行正常。”在刘庙配电室10KV高压机房,李民巡查了一圈说。
李民1994年从部队退伍,成了一名铁路职工。菏泽变配电工区9个牵引变电所和配电室,他基本干了一遍。
李民说,这些电力设备都是近几年更换的,原来需要挨个柜子抄表,现在电压、电流、功率等全显示在电脑上。要想把工作干好,必须摸清电力设备的“脾气”。一次,曹县牵引变电所变压器电压异常,一号变C相电压突然降低。值班员怎么也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打电话向李民请教。李民听了值班员的描述,语气肯定地说:“一定是C相保险的毛病。”值班员一看,果然是保险坏了。
爱出先进
2012年3月,李民被任命为菏泽变配电工区工长。当时,菏泽变配电工区是全段的落后班组、“老大难”班组。
李民从小事做起、从服务做起。工区40多名工友分布在京九线曹县到梁山间,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在李民的眼里,大伙关心的事就没有小事。职工关心工资发放情况,他每个月都会把每个人的工资单取回来,再带到9个值班点。每当有劳保或其它物品发放时,他联系车辆,自己搬运把东西送到每个人的手上。
工区职工多已成家立业,每逢职工家中有急事,李民总是尽量安排调休。安排不开时,他就直接替班。“李民工长去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替班。”副工长宋金荣说,职工为什么愿意听他的?因为他要求大家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了,还帮助其他人做,大家看到了都很佩服。
李民用对职工的爱熔化了不和谐因素,工区大家庭爱意融融,一举变成济南铁路局先进班组。
爱传递爱
记者在刘庙配电室的电脑桌上,发现一个用白酒包装盒改造成的“爱心捐款盒”,里面一角、一元、一百元各种面值的钱币塞得满满的,还有一张张记录捐款支出明细的账单。
这是李民走到哪带到哪的捐款盒,用来筹集善款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原来是个小盒子,现在变成大盒子了。
李民资助贫困学生是从2003年开始的,先后资助4名贫困学生。当时,李民听同事说他有个亲戚家非常贫穷,便实地了解情况,看到这个家连个院墙都没有,两个孩子每天只花2元钱吃饭。李民坚持资助他们每月一人50元,直到离开学校。
贫困生小王上大学需交1万多元的费用,李民帮他申请到“利群阳光”助学金5000元,剩余的部分则由李民和家人、同事一起捐助。每个学年,李民都资助他1000元的学费,每月给他300元的生活费。
2012年6月,李民在报纸上看到菏泽儿童福利院搬家的消息,得知由于资金问题,福利院招不到更多的护理人员照顾孤残儿童。李民组织周围的同事、朋友15个人,用“水滴义工”的名义去福利院做义工。每到节日,李民都会和工友一起买水果、零食、学习用品等给孤残儿童送去。目前,“水滴义工”队伍发展到60多人,包括工区职工,以及他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
新闻推荐
春节假期期间,山东省高速公路实行七座及以下客车免收通行费的政策。免费通行的高速公路,在方便了群众出行的同时,却不时出现因事故而导致拥堵的情况,使得“高速不高速”,甚至有网友戏称:“要钱跟...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