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街积水成“河”。
(王依然 摄)
28日,雷雨冰雹突袭济南,正在大家调侃着济南天气的任性时,有市民反映,岱宗街积水已经超过10厘米,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放在盆里,在积水中推着前行。截至28日14时,记者探访现场发现,虽然降雨已停,岱宗街积水仍未散去,市民仅能靠路边的瓦片砖头和“平衡木”出行。
据了解,岱宗街积水问题由来已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涉及问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正在积极沟通解决中。
﹃逢雨必积水﹄持续多年
28日,市民提供的视频资料显示,百花洲景区东侧的岱宗街,路面积水已经漫过行人脚踝,不少居民出行都要穿着雨靴。一个孩子坐在一个橘红色的大盆中,被家长放在水上慢慢推行。据介绍,“逢雨必积水”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最厉害的时候,人穿着雨靴过路,水都能倒灌进靴子里。”
28日14时,记者在现场看到,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的路面逐渐变干,偶见几处小坑积水,而转到北侧的岱宗街则是另一番光景。后宰门街与岱宗街交会处的工地门口存留不少泥沙,走上去非常滑。进入岱宗街5米后,视线所及之处全部是绿色浑浊的积水,并泛着浓郁的异味。市民通过该路段只能踩着住宅楼边散落的一些碎瓦片、砖头及木条等物品,一人通行也比较勉强。
这条“积水河”的尽头是济南艺术中学的宿舍楼。据该宿舍楼居民介绍,这条路本来没有积水,但后来明府城项目动工后,附近污水管道被挖断,路上就开始积水了。“最初还能往东从县西巷那个口出去,但是积水越来越多,那条路就被封死了。”居民介绍,虽然去年有人来修了条石板路,但是一到雨季,积水都能没过路面,非常不方便。
管道铺设遇阻 问题迟迟未解决
据了解,岱宗街积水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市政部门也曾在2013年对岱宗街、防化团路、西园街、工业北路韩仓河以西等17处道路积水路段进行排水改造,试图解决市区积水顽疾,但效果并不明显。附近居民表示,在雨季,积水能涨到20公分左右,“这里的住户电瓶车电瓶都烧坏了好几个,有的人受不了已经搬走了。”
29日,记者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时,工作人员表示,需向明府城项目小组了解此事。而该项目一王姓负责人表示,积水问题并非像居民说的那样。他透露,后宰门街、岱宗街这附近共享一条排水管道。项目开工后,施工方用软管连接排水管道到地上,将该区域污水排出。“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这片积水就比现在这个情况还要严重。”
而关于积水原因,王姓负责人解释道,岱宗街是该区域最低的一点,虽然曾对附近路段采取垫高排水等措施,但仍有水流入该区域。“项目部也曾投入10万元进行排水、维修,并铺了条石板路方便居民出行。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姓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经过相关部门多次到现场勘察,已提出解决方案,“对岱宗街综合改造,接市政管道一路向北通到大明湖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他透露,目前事情的难点在于,济南艺术中学宿舍的传达室、厕所及几间空房就正压在这条规划路线上。而根据相关规范,为避免垮塌,距离建筑物2.5米范围内不能向下施工。目前,因为涉及问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沟通解决问题中。
(本报记者 王依然)
新闻推荐
本报4月30日讯(记者 刘钦涛)今天,香港特区政府驻鲁联络处在济南正式成立,副市长张海波在喜来登大酒店会见了香港特区政府驻沪办主任邓仲敏一行。张海波在会见时说,济南与香港在经贸、科技、文...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