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时在非紧急情况下急转、急停、骑线行驶;吸烟、饮食、向道路上抛撒物品或者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赤脚、穿拖鞋……亲,这些坏习惯你有吗?有的话就要马上改掉了,因为如果你不改掉,从下个月起,你可能每次都会为此付出50元的罚款,还有可能被扣分。
■■不仅要罚款 可能还扣分
《济南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施,昨天下午,济南市召开通报会介绍了《条例》的相关内容。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主任冯宏介绍,这一《条例》是济南市制定的首部道路交通安全地方性法规,共8章65条,规定了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道路事故防范救援和快速处置,交通安全社会治理等内容。
《条例》明确规定,非紧急情况下急转、急停、骑线行驶以及驾车饮食、打电话、吸烟、赤脚、穿拖鞋驾车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将受到处罚,罚款50元。机动车在变更车道时妨碍其他车辆通行的,将被罚款100元。
交警部门表示,除了罚款,不排除对以上交通违法行为采取扣分的处罚。目前,正在与省交管部门协商制定相关事宜,五一之后一起实施。
■■未满10周岁禁坐副驾驶
《条例》注重对易受伤害群体的交通安全保护。明确了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禁坐副驾驶,未满4周岁儿童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使用安全座椅,以及摩托车、轻便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等。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段富勇介绍,《条例》中篇幅最大、条款最具体的是道路通行规定部分,从“人”这一最活跃的交通元素入手,制定了相对严格的驾驶规则,从而倡导“规则文化”,强调有序通行。如第30条规定,机动车行经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出入口时,应当减速慢行、避让行人。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减速避让;遇老年人、儿童、孕妇、携婴者、盲人以及其他行走不便的残疾人横过道路,应当停车让行。
■■商贸活动占道要报批
占用道路、停车场的非交通活动、商业活动,不仅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或停车容纳能力,还可能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并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条例》规定,加强临时占用道路、停车场的管理。第24条规定:“临时占用道路、停车场从事大型文化、体育、商贸等活动影响道路交通的,应当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批。需要采取限制交通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条例》还就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工作作出了专门规定。在总则和相关章节中,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和管理机构设置,并专门就加大农村公路的建设投入,在穿村路段及陡坡、急弯、连续弯道、视线不良及其他危险路段设置交通护栏、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作出了规定。
■■安全记录影响求职和保险
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要超过其他安全事故。但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交通安全信息公开不到位的问题,这是影响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建立重要交通安全信息公开机制。
《条例》交通安全社会治理一章提出,要定期向社会公开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驾驶人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和违规机动车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等信息,以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推进科学决策,确保公众知情权,落实相关监管部门和企业主体的责任,增强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推动力。
另外,建立交通安全记录参考制度,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诚信机制。《条例》规定,用人单位雇用人员、保险机构办理保险业务需要参考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记录的,可以要求被雇用人、投保人提供。
■■临时停车驾驶人不能离车
关于机动车停放和临时停车规定。《条例》规定:“机动车应当在停车场或者交通标志、标线规定的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法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同时,“机动车在城市道路允许临时停车的路段停车的,不得妨碍行人和其他车辆通行,驾驶人不得离开车辆,上下人员或者卸载货物后立即驶离。”
据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的地点停放”,《条例》对其进行了补充,明确了机动车停放的“规定地点”。“临时停车”是指在根据《条例》第63条规定可以停车的道路上,为上下人员或卸载货物而实施的短暂停靠,且驾驶人不得离开车辆,而不是无禁停标志的路段上即可停车。机动车驾驶人首先要判断所处位置是否属于《条例》规定禁止临时停车的地点。如果是禁止情形之外的道路,方可在不影响行人和其他车辆通行的条件下实施临时停车。 (本报记者 韩磊)
新闻推荐
济南市全面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公民科学素质实现8%目标
社区群众参观科普体验中心。4月24日,济南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在龙奥大厦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下简称《素质纲要》),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