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灵魂与海洋之间的约定济南市75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

来源:济南日报 2015-04-22 16:00   https://www.yybnet.net/

市民携带鲜花前来祭奠。(本报见习记者 赵晓东 摄)市民在码头参加祭奠仪式,并排队等候登船。市民依次将骨灰罐放入升降装置内。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整升降装置。工作人员将逝者骨灰罐放入大海。编者按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大海既有气吞山河之势,亦有包容万物之量;她如父亲般沉稳厚重,托起万物,又如母亲般孕育生命,传承文明。骨灰撒海,讲究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改革,是思想的进步,以海葬为代表的生态安葬所宣扬的理念,打破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其节约土地、经济环保,文明浪漫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可。4月18日,市民政局与市殡葬协会组织济南市68个家庭200多位丧属参加青岛市海葬公祭仪式,乘船到达指定海域后,把对逝者的思念和牵挂跟随骨灰一起,抛撒到海中,为75位逝者完成海葬。

安然而去魂归大海 让海水带逝者远游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在青岛海葬仪式的现场,一首《大海啊故乡》的旋律萦绕耳旁,将现场市民的目光带向大海,让思绪飘向远方……在市民政局的组织下,经过数百公里长途跋涉,济南市参加此次海葬的丧属团体来到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的中苑码头,不知是否提前感知到祭奠逝者的气氛,海葬活动前天的深夜,青岛下起了小雨,当日清晨,天空略显阴霾,伴着微薄的雾气和清凉的海风,逝者家属来到码头,排队领取骨灰盒,为确保济南市75位逝者骨灰顺利海葬,每位逝者的骨灰放入海葬专用骨灰盒“水莲”中,并提前一天就从莲花山殡仪馆和济南市殡仪馆派专车接走,送至青岛。据悉,本次活动是青岛市自1991年以来举行的第71次海葬,截至目前已有超万名逝者参与。

在缓缓响起的哀乐与追念逝者的祭文中,公祭仪式悄然开始,200多位家属分批登上四艘专用船只,带着逝者骨灰缓缓驶离码头。“现代的海葬方式文明且环保,将装骨灰的罐子由海泥和陶土烧制而成,沉入海底20多个小时后,降解罐就成为泥,而逝者的骨灰也将被永久地留在大海,既环保又科学。”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谢俊利说,海葬的全部费用确保在一千元内。同时,今年济南市福彩公益金海葬补贴上涨到每位逝者600元,家属同意后逝者姓名将镌刻在玉函山安息园的海葬纪念碑上,方便逝者家属祭扫怀念。

到达海葬指定区域,工作人员组织家属们将骨灰罐放入升降机械中,工作人员操作升降机,将骨灰罐缓缓摇下并放入水中,打开并释放,在家属的祝福和泪水中,伴随着海水的波动,逐渐沉入海底。“我父亲生前是一名海军军人,他的愿望就是去世后能回到大海的怀抱,而且海葬又经济又环保,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支持。”市民王广辉一边将父亲的骨灰罐放入升降装置内,一边擦去眼角的泪水。此时一位长者带着小女孩在船头默默地抛撒鲜花,经了解,原来这次是为了来送别小女孩的奶奶,“这次是她主动要求来的,因为跟她奶奶感情深,又是很有意义的海葬,我们觉得她有必要来送送奶奶,我相信我老伴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也会非常欣慰的。”这位长者说到这时,爱怜地抚摸着孙女的头。

移风易俗打破传统 生态殡葬深入人心

据悉,4月18日当天,共有778名逝者通过海葬回归自然,济南市共有75位逝者骨灰顺利海葬。自1991年青岛开始实行海葬以来,共有10442名逝者长眠大海。据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市报名海葬的逝者人数每年呈增长趋势,可见现在以海葬为主的生态殡葬正逐步深入人心,生态殡葬,具体可分为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形式,通过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入海为安,骨灰埋葬大海的新型葬法,打破“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向更文明、环保的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殡葬观念的更新,“绿色殡葬”时下成为引领殡葬发展趋势的新风尚,已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丧葬形式。

近几年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成本不断上涨等原因,墓地价格每年在不同程度上涨,所以殡葬部门为百姓提供多种骨灰存放方式,现如今,墓地并不是骨灰处置的唯一方式,鲜花葬、海葬等文明、环保、低碳的方式处理骨灰更受追捧。目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殡葬方式,将会使我们周围的青山绿水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树葬等生态葬方式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不可否认,生态殡葬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去理性的分析和检讨生态葬对环境、经济、社会、人口等现实状况的影响,使其在殡葬改革的进程中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实现人们追求环境生态化的良好愿望。只要坚持不懈遗体生态葬、骨灰生态葬必将成为我国殡葬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本报见习记者 赵晓东 记者 兰萃 通讯员 吴俊旭)

新闻推荐

原信号灯损坏未修 临时信号灯致拥堵事发颖秀路新泺大街路口,交警部门称近期将进行维修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 张龙)“路口的临时信号灯已经使用了好几个月,原信号灯到现在也没修好。”21日,市民田女士向党报热线反映,位于颖秀路与新泺大街交叉口的信号灯故障多日,启用的临时信号灯无法满...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灵魂与海洋之间的约定济南市75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