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治理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望越来越高。那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群众期待什么样的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又该如何要求自己?
在20日召开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用“四看一听”的标准描摹出了新时期好干部的“肖像”。
“用好了人,百姓心中亮堂;用对了人,就能在一个地区和单位树立一面旗帜……”谈起干部选拔的重要性,王文涛娓娓道来,“我也有一套标准,就是用‘四看一听\’来判断干部,看到底是花言巧语,还是真正追求实在、实干、实绩。”
什么是“四看一听”?王文涛说,“四看”一看实绩。比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就是能否引来好项目、大项目,在片区拆迁、旧村改造、抓实体经济中就要看有没有实际进展和成果,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二看公认。干部是有口碑的,这一点百姓心中有笔账,越是到基层就越清楚干部的口碑如何。三看关键时刻表现和组织部门了解掌握的一贯表现情况。组织部门“不是考试院,也不是统计局”,不能单纯地以票选人,而要综合分析一名党员干部在抓重要工作、重大事情时的表现,以及平时的一贯表现。四看巡视督导和纪检监察部门掌握情况。“纪检监察部门不要到出事的时候再拿出来,平时出现不良倾向或不良问题的苗头,要及时‘咬耳朵\’、‘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一听”,就是要听取单位党委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领导的意见。
“谁不想在一个地方把事干好?我想在济南干好,就要把班子、队伍带得能干一些……把事情做好就要让能干的人来干事。”王文涛语气诚恳。
能干事、口碑好,既有一贯的良好表现又能在关键时刻有担当,遵规守纪,同时又能赢得领导班子的认可和肯定——市委书记给好干部画出了这样的一幅“标准像”。
市委书记讲得精彩,大家听得认真。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的会议结束了。时间并不长,可好干部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大家的脑海。(本报记者 王彬)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 张晓涵 实习生 王璐)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加强与法国电影文化交流,活跃电影市场,法国驻华大使馆与市文广新局将于4月24日至30日在百丽宫影城举办2015年法国新浪潮电影展...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