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就是理想的宜居之地。外地人羡慕济南,盼做济南公民;本地人热爱济南,想让她更加美好。各种人都做着各自的“济南梦”——或大气磅礴,或五彩斑斓,或蔼然可亲……而一些名人的“济南梦”,尤堪称道。
“济南梦”可以是个人的愿望或理想,也可以是整个济南的美好愿景或蓝图。形形色色的“济南梦”或大或小,或实或虚,都寄托着人们的一片深情。而能把“济南梦”做大、做好、做出成绩而且深得民心的,历史上也代有人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位。
曾巩是江西人,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出任齐州知州(相当于济南市长)。他在济南为官虽不到两年时间,但却为济南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的发端,离不开他那奋发有为的“济南梦”。尽管这“梦”他没有明说,但在他的诗文中有着明确表述。如他在《冬夜即事》一诗中就写道: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市粟易求仓廪实,邑尨无警里闾安。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从诗中可以看出,曾巩的“济南梦”就是“社会安宁、经济繁荣、百姓富足、环境优美”。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鞠躬尽瘁,攻坚克难,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做了大量有利于济南百姓的好事。比如,他在大明湖北面修筑北水门,根除了市区北部的水患;修筑桥梁,改建驿馆,开通由长清去博州(今聊城)直达魏州(今河北一带)的官道,大大方便了济南跟各地的交通;在大明湖修建百花堤、百花台和北渚、环波、水香等凉亭,以及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等七桥,又在趵突泉畔建泺源堂、历山堂,使济南的山水形胜更加美丽。尤为可贵的是,他在主政济南期间,大力进行社会改革,包括推行王安石的保甲法,惩治恶霸,抑制官僚豪强,减轻百姓的徭役赋税,改革教育等,终于使济南的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他的“济南梦”也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应该说,曾巩是幸运的,因为他有“梦”更有实现梦想的机遇。有些人虽然没有他这样的机遇,但仍对济南情有独钟。如元代大诗人元好问,就是一个“济南迷”。他的“济南梦”很执着,就是一心做一个济南人。如他在《题解飞卿山水卷》一诗中说:“平生鱼鸟最相亲,梦寐烟霞卜四邻。羡杀济南山水好,几时正作卷中人”;在《济南杂诗十首》中又说:“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作济南人”。显然,济南美丽的山水吸引着他,在济南自由自在的生活诱惑着他,使他对济南心驰神往,把成为一个济南人看得非常崇高,非常值得自豪。
除此之外,元好问想成为“济南人”还有一原因,那就是他跟趵突泉的一段奇缘。
据说有一次,元好问在故乡太原遇上一位道人,邀他一起吃饭。吃饭时道人告诉他,自己的家在济南趵突泉上,那里风景很美,约他一起前去游玩。元好问答应以后有机会一定前去拜访,但数年后他因事路过济南时,却忘记了当年与道人有约。一天,他到趵突泉游玩,累了后便在泺源堂内小憩,睡梦中忽见太原所见道人前来,问道:“您忘记以前的约定了吗?为何近在咫尺也不来看我?”元好问惊醒后方想起以前说过的话,赶忙来到吕祖祠中,见神座上的吕洞宾塑像和他梦中所见一模一样,原来那道人就是吕洞宾呀!他大为惊异,于是自己出资,重修了趵突泉上的吕祖祠……
尽管元好问的济南梦未能实现,,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济南的美好,也反映了古人对济南的仰慕和热爱。
到了近现代,有更多的“济南梦”为济南增光添彩,其中清末民初的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学者康有为的“济南梦”尤为奇特:他希望中国的首都设在济南。
1923年6月17日,康有为来到济南,专程游览了华山,并把他对华山与济南的赞美和期望写进了他的《新济南记》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说济南风景优美,华山在平原上的突起是泰山支脉北走至此终结的表现,这正是古人所称的“风水宝地”,最适宜做国都。因此他建议将中国的国都迁到济南来,并进一步提出迁都济南的具体设想,如在华山南面兴建一个新济南,“但开一新济南,尤美善矣。”在这里铺道路,建公园,种花木,办学校,盖会堂,建园林式住宅区,搞娱乐设施等等。同时他还借鉴青岛城市建设的蓝图,建议仿照青岛汇泉湾畔别墅群的样子,在华山下新建园林式住宅区;而“新济南”的城市色彩也要像青岛那样“红瓦,绿树,青山”,以至超过青岛,“雄美冠中国都会”。他的这一宏伟设想虽然难以如愿,但对提升济南的形象,增加济南的知名度,也大有(益。
新闻推荐
王文涛主持召开城市建设管理专题调研座谈会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王端鹏)今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主持召开城市建设管理专题调研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晓刚和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峰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市国土资源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