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集团安置三区小学
施工流程图
施工图设计及装配式构件详图设计钢结构加工生产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预制混凝土墙板生产基础施工
钢结构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吊装预制混凝土墙板吊装预制楼梯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吊装完成预制混凝土墙板吊装完毕室内施工室外施工完成效果核心提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以“转型”和“升级”为显著标签的后工业化时代已经开启。那么,传统建筑业,也就是俗称的“造房子”能否也像制造汽车一样通过分步组装来实现?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搞主体结构,全省唯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山东万斯达集团2013年开工建设的西城集团安置三区小学、中学和2014年开工建设的济水上苑17#楼高层住宅分别采用全装配钢结构框架、砼框架、装配式剪力墙三种结构。此三项工程被省住建厅授予“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其中,小学已近竣工,被评为结构优良,装配率达100%,并实现了无支撑、无模板、无抹灰、基本无建筑垃圾,五项指标创全国第一。万斯达集团已然站在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最前沿。
所谓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就是把构成建筑物的所有结构构件、部品、设备,包括大梁、楼板、楼梯、整体内外墙、柱子、门窗、厨卫、水、电、气、空调等等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运到工地进行组装,工地就是总装厂,真正实现了搭积木一样盖房子、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没有蛛网一般的脚手架,没有漫天飞扬的尘土,大型机械如同搭积木一样将钢结构和预制板拼接在一起,建筑内部空间可以按照自身需要灵活分割,并可与多项先进技术嫁接……
作为中国百姓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住宅正从现场建造悄然向工厂制造演化。持续进步的建筑工业化,悄然改变着改变中国住宅市场的生产方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领中国建筑市场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中国年新建建筑面积高达20亿平方米,消耗全球40%的水泥和钢材。然而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传统现场浇筑式施工方式开始显现劣势。许多城市变成“大工地”,除了扬尘、噪音等诸多环境问题,频发的“楼歪歪”“楼倒倒”现象也暴露出部分建筑工程质量堪忧。由此,一场建筑业的革命悄然兴起。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万斯达集团董事长张波从事建筑行业近30年,在山东省他所带领的团队最早向建筑产业化转型。据统计,10年来,万斯达投入一亿多元自主研发现代化装配式建筑技术,如今拥有各项专利技术近200项,是省内、乃至全国“建筑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引领者。2013年,万斯达聘请了美国预制协会(PCI)主席KIM先生做顾问,他在结构工程领域已从业42年,是这方面的权威。建筑工业化是怎样盖房子的?这样的房子安全吗?与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工业化建房有哪些优点?对此记者采访了张波和KIM先生。
建筑工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实现传统建筑业建造方式的转型。
KIM先生介绍,工业化住宅起源于美国,在目前建筑业更成熟的美国有70%的民宅都是工业化住宅,在日本有85%的高层集合住宅也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而在中国目前住宅工业化率仅为1%左右。美国的帝国大厦、迪拜塔、吉隆坡的双子塔以及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都是工业化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建筑的比例,通常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水平。相比之下,中国的工业化建筑还只是刚刚起步。“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并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我们目之所及的商品绝大部分是工业化的商品。但是在中国最大的商品住房的建造还维持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人工搭设脚手架、支模板、绑钢筋、浇砼土、人工砌砖、抹灰、手拿肩扛,高空、高危作业,体力繁重,效率、质量低下。”张波认为,这种建造方式早与当今科技的发展格格不入,已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期。
与传统手工作业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具哪些特点?对此,张波和KIM先生概括了5个特点,5个优势。(见图表)
“劳动力成本的倒逼,环境和资源的倒逼,都在逼着我们必须搞建筑产业化。最关键的是,建筑工业化关联着民生问题。现在老百姓对住宅寿命和居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用传统方式造出来的房子,管道的问题、漏水的问题、维修的问题,墙体、楼板开裂问题,外墙保温防火、剥落问题,对居民而言,都是大问题。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而现在推动环保节能绿色建筑是从尾巴上推,没有从头上推。无论是资源问题还是环境问题,从根儿上讲都是工业化不足造成的。”张波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年轻人不愿进工地,工地民工严重短缺、老化。如果把近一亿农民工从工地转移到工厂,从民工变成工人,虽然只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但可极大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所以它不仅仅是一场建筑产业的革命,同时也会带来一场社会革命。
济南市于2012年10月19日被住建部正式授牌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成为全国第3个试点城市。山东力诺集团、山东万斯达集团分别被住建部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2014年9月,济南市建委、财政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5年内济南将认定15-25个市级建筑产业化基地,今后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中区改造全部应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建设。根据《措施》,绕城高速以内地区为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域内的新建住宅、商业、办公、厂房、教育等民用建筑项目,落实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建造的建筑面积比例,2014年不低于20%,2015年不低于25%,2016年不低于30%,2018年不低于50%。这意味着,未来济南市更多的楼房建设将采用像“搭积木”一样的新技术,“造房子”像制造汽车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了…… (本报记者 沙文婧)
5个特点 标准化的设计 工厂化的制造 装配化的施工 一体化的装修 信息化的管理
5个优势
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质量
人工方式的建造精度只能达到厘米级,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可达到毫米级。这样可消除很多质量通病。产品的精度是靠机械设备来保障,而不是靠工人的技能。所以建筑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提高建造速度1倍到3倍
由于大量的工作都在工厂完成,工地只是安装装配,很多工序又可交叉并联施工,所以可成倍提高工效。 节能环保
可节约木材、架管90%;水电60%,减少建筑垃圾80%,减少工地扬尘和噪音85%以上。 减少工地用工,降低劳动强度
这种方式工地用工只是传统的20%—30%,大量工人被转移到工厂流水线上,从高空作业转到地面作业,从室外作业转到室内作业。 极大降低安全事故
因为工地用人少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所以安全事故大为减少。
新闻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的100条“干货”——看2015年济南如何出招应对经济新常态
2014 济南交出靓丽“成绩单”看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生产总值5770.6亿元,增长8.8%●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4%●项目建设3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6...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