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跨小清河,再跨黄河”、“产业先行,以业兴城”,循着这样的发展思路,天桥区近年来先后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完善小清河及黄河北岸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硬件设施,以“项目建设年”推动产业一步步北移。今年年底,将有500余家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入驻园区……
园区的强劲发展势头,助力北跨的同时,也激活了天桥区全域经济。2014年,该区生产总值完成370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22.8%;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引进项目29个,引进市以外资金45亿元,增幅列全市第一。
今年,该区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按照“两湖两区”总体发展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争取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无论哪方面工作都要不等不靠,自己努力。”天桥区委书记毕筱奇表示。
经济发展迎“拐点”
助北跨
园区率先探索创新改革路
近日,中央出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明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全市北跨的桥头堡,天桥辖区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自2012年起打破常规,探索出一条“成果、平台、团队、服务”特色发展道路,成为全市唯一的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经济开发区。
3年努力后,园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目前,该区呈现出方向对、质量好、速度快的良好局面。
其中,方向对,是指园区顺势而为,适应发展新常态,由化工专业园区成功转型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走对路,促进了园区做大做强。质量好,主要体现在园区入驻项目多为行业翘楚,甚至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像建邦银浆、德国圣西朗节能灯等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极大地增强了园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速度快,是载体建设、项目落地速度快。面对可用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不足等制约,园区及各有关部门克服困难,通力协作,近两年每年实现投资50亿元,完成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走出“天桥速度”。今年,园区又将新开工16个项目,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抓项目
去年在建项目达157个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支撑,更是动力和引擎。近几年,天桥区连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每年确定100多个重点项目,由区级领导同志包挂街镇、包挂项目。在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下,各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全区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2014年,该区在建项目达到157个,在这些项目的带动支撑下,全区土地出让规模大幅增加,房地产净地挂牌项目17个、出让土地2100余亩,比2013年多15个,出让土地多出2000亩。今年,该区将以“两湖两区”为重点,推动片区开发走向高潮。
日前,随着名泉春晓、世茂天城等高品质楼盘快速建设,房地产业迅猛发展;银座好望角、明湖广场等一座座高档商务楼宇拔地而起,沿明湖西路、北园大街、济泺路新增商业楼宇100万平方米,解决了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北湖、徐李、泺口等滨河新区各个片区开发,以及多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理顺政策、突破瓶颈,进入全面建设的黄金期;鹊山龙湖历经多年的沉寂,实现了出地、开工。这些项目提升了天桥区的品质和形象,拓展了城市空间,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新行业
多家企业筹备上市
在天桥区,各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累累硕果。值得一提的是,天鹅棉机、精诚电子、零公里石化等企业正积极筹备上市。
一直以来,天桥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全区商品交易市场达到59处,总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亿元以上市场全年交易额实现160亿元;会展服务业同步提升,先后成功举办泺口服装、凤凰山国际名酒、黄台家居、中恒小商品和中国重配国际贸易峰会等大型展会;金融保险业不断集聚,金融机构达到62家,缴纳税款5.5亿元,占全区税收的15.8%;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打造黄台、凤凰山、时代总部基地等电子商务园区,聚集电商企业200余家,凤凰山电商产业园、山东三际电子分获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称号。
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该区扶持力度从未减弱。期间,国家专利技术济南展示交易中心落户该区,申请发明专利1000余件,省著名商标33件,省名牌产品12个;“元首”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全年共引进项目29个,引进市以外投资45亿元。
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三次执委会期间,该区引进项目14个,现场签约项目4个,占全市签约项目的1/ 3,签约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均列全市第一。
乘“北跨”东风天桥经济弯道加速
翻看济南市发展规划地图,不难发现其东西两翼发展空间呈现饱和趋势,黄河北岸两大载体的建设正不断成熟完善,全市发展重心向北转移成必然。笔者相信,北跨系列政策将变得更加具体、完善、有力,产业北移,城市空间北拓势在必行。
作为北跨桥头堡,天桥区蓄势先行,倾全区之力推动黄河北岸项目建设。目前,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内,鑫茂齐鲁科技城、新材料交易中心等新型工业平台陆续交付使用,可承载
上千家中小企业入驻创业;山东传化泉胜
智能公路港、东旭科技园等签约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一批新加坡等国家和
地区的储备项目即将签约入园,新
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形成。
跨过黄河向南看,沿济泺路、明湖西路、小清河区域将新增10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集聚新兴传媒、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药山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滨河新区中部崛起,与黄河北岸的蓬勃发展遥相呼应。呈北跨东风,未来,天桥区城市空间更新将带动功能再造,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数”
说天桥】157个
目前,全区在建项目达到157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亿元以上项目62个。
50位
建立了园区人才服务中心,连续三年承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常务理事会,吸纳中科院院士、泰山学者等50位专家,为全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8.5%
2015年将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名词解释】
“两湖两区”:北湖、鹊山龙湖和火车站北场站片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
新闻推荐
“去年我们在济南开了十几家店,我的黑猪肉也卖到济南了……”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王元虎在报到时向记者“报喜”。过去的一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很多行业面临转型,一些新的机遇也相伴而...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