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雯雯
“两岁时,父亲去世,是柔弱的母亲撑起一个家,母子俩相依为命,如今老人老了,我就是老娘的手和脚。”在孝里镇太平中心小学,提起安绪泉,人们无不伸出大拇指,对他的赞赏就是三个字“大孝子”。2015年3月,在第九届中国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安绪泉被评为“十大孝子”。
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书
记者走进安绪泉家时,他的老娘在正堂屋床上坐着,老人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身体还是很硬朗,就是脚不听使唤。“这些年都是俺儿子照顾着我,穿衣、喂饭,让我健健康康地活着。”安绪泉的母亲告诉记者。安绪泉的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手拉扯他长大成人,直到成家立业,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安绪泉还不满两岁的时候,父亲得重病辞世,这些年母子俩相依为命,是母亲不辞辛劳供他读书,“为了给我买作业本,家里鸡下的蛋舍不得吃,卖了给我买书本,让我好好读书,就这样含辛茹苦一直供到我高中毕业。”安绪泉回忆。由于经济困难,高中毕业便又回到村里。不久,村里让安绪泉担任了小学民办教师,现在孝里镇太平小学任教。多年来,安绪泉的母亲一再嘱咐他,要好好教书,当一名人民的好教师,这些年他也是这样做的。
夫妻孝心唤醒患病母亲
2012年底,安绪泉82岁的母亲突然身感不适,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安绪泉立即同妻子及街坊邻居将母亲送往济南省立医院,经诊断,老人患上了肝癌、心脏病、脑梗死等多种疾病,情况紧急,需住院治疗。母亲在这两年中先后住院十几次,但一直没醒过来。
“已经没有希望了,回去吧。”连医生都劝安绪泉夫妇带着老人出院,高昂的医药费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窘。安绪泉东挪西凑借够了母亲的医疗费用,然而十几次的治疗费己让安绪泉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无奈之下,他给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虽然医生下了“死亡判决书”,但安绪泉丝毫没有放弃,始终怀着希望,“就算是有千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照顾母亲直到她醒来。”把母亲从医院接回家后,安绪泉就在母亲住的屋子里安了一张床,和老人住在一起,“这样母亲如果有动静,我能第一时间知道。”安绪泉跟妻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悉心照料着老人。孝心感天地,去年年底,母亲终于醒了过来。
“我娘这辈子可不容易,她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我最大的心愿。”安绪泉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在这几百个日夜里,安绪泉从没睡过囫囵觉。母亲每天晚上都会醒个八九次,只是照顾母亲大小便就得有五六次,但他从没埋怨过。安绪泉把母亲屋内整理得清清爽爽,没有一丝异味。
愿做母亲的手和脚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俺应该做的。”安绪泉时刻牢记自己的诺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能耽误给学生们上课,更不能舍了老人,安绪泉跟妻子逐渐摸索出了照顾母亲的方式:夫妻俩人轮流伺候老人,晚上由他照顾,白天则让妻子在老人身边照料。如今,安绪泉在学校也时常教导学生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从小树立孝老爱亲的理念。多年来,安绪泉的妻子对婆婆像对自己的亲娘一样,不嫌脏、不嫌累,老人生病,她在跟前伺候着梳头、穿衣、端饭、喂药。每每提到儿子和儿媳,老人总是夸奖道:“这俩孩子真上心了,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散架了。”
如今,老人已84岁高龄,还能自己穿衣服、自己下床,就是腿脚不利索。安绪泉夫妇担心母亲闷得慌,没事就陪老人聊天拉家常,时不时地扶着母亲在庭院里晒太阳。安绪泉夫妇对老人的孝心深深感染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儿子每次回家都会先到老人跟前问候,给老人说说话,给母亲买一些老年营养品。
“我就是俺老娘的手和脚!”安绪泉经常这样说。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安绪泉夫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着孝与爱,让这个平凡的小家庭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新闻推荐
7载成就一个展会品牌第12届山东红木古典家具及珠宝收藏博览会即将开幕
由济南世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举办的第12届山东国际红木古典家具及珠宝收藏精品博览会将于5月2日至5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7年历史北方市场的风向标展会自2008年首届开展,一年...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