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一天20万人骑行出门,本报记者探访成功经验——公共自行车风靡全城的“潍坊启示”

来源:济南时报 2015-04-27 01: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永明 实习生 王柳 王磾潍坊不少市民出行会选择公共自行车 记者张刚 摄

一座城市都在骑自行车,自行车甚至成为时尚和风景。的确,济南向东200里,两年内80多个团队慕名来考察学习公共自行车。区别于济南人,潍坊人每天有20多万人选择骑自行车出门。潍坊的出租车行业因公共自行车冲击,起步价的活几乎没有。潍坊公共自行车有多风靡?近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出租车司机公交配上自行车起步价的活基本接不到

与济南8000多辆出租车不同,潍坊只有2000多辆。“有了公共自行车后,对出租车影响很大,起步价的活基本上接不到。”潍坊出租车司机张梁(化名)介绍,即便是自己下班也会骑公共自行车回家,骑累了就骑到公交站点,坐公交车回家。

相比济南,如经十路那样的双向10车道在潍坊并不稀罕。“双向6车道的路在潍坊算是中等偏窄的路了。”张梁介绍,潍坊双向10车道的大路东西有5条、南北有近20条。“就是由于路太宽,潍坊没有过街天桥,以前有一座后来也拆了,因为路上不堵,没人走过街天桥。比起济南南高北低的地形,潍坊一马平川,骑自行车也不费力。”张梁边开车边介绍,车窗外不断飘过的是路边的骑行人群。

与济南不同,潍坊自行车道基本看不到汽车挤占,所有的自行车道通过蓝线明显标出,有的自行车道甚至加装护栏进行“硬隔离”。“多数道路在扩建时,就增加了绿化带,将自行车道隔离出来。老城区比较窄的道路,就把步行道改成自行车道。”张梁每开到一条新道路,就会指着窗外介绍。

车辆管理员

来去都有潮汐一个站点日调度近千辆车

与济南各政府单位不同,为促进公车改革,潍坊阳光大厦门前上班时间没有拥堵的车辆。相比之下,公共自行车站点格外密集。即便如此,60个车位仍无法应对大批量自行车的涌来。“早晨上班时间会涌来300多辆,中午有200多辆。”一工作人员使用管理卡,不断将车位内的自行车刷出,集中起来准备装到调度车上。“空出车位,新来的市民才能及时将车交还。”

与其他无人站点不同,该工作人员全天都在该站点调度。“下午下班时,需要备齐500多辆供市民骑行。”她介绍,车辆来去出现潮汐时,自己就会电话呼叫调度车,5-10分钟就能赶到现场。所谓的调度车是一个六七米长的厢式货车,哪些站点自行车空缺或已满,市民就可拨打车身的求助电话,调度车会及时赶到。“全市有28辆调度车,不断在路上跑。”常州永安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潍坊已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1100处、投放自行车3万辆。截至目前,已有会员28万人,每天骑行人数超过18万,“现在天气好,骑行人数每天能超过20万。”

骑行冠军

6万小时骑行总时长见证潍坊公共自行车成长

52岁的李永俊是潍坊市公共自行车骑行冠军,6万小时的骑行总时长,是他和潍坊公共自行车共同的荣耀。

“以前我送报纸都是骑着我的电动车,但是电量根本不够,只好在中途的地方放上我的自行车,放下电动车骑着自行车接着送。”他笑着说。喜欢骑公共自行车,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笔经济账。“以前我那辆自行车,光补胎一次就得5块,一年就得花100多元。不光这个,每隔4个月都得换一次新轮胎。”有了公共自行车,他现在基本不坐公交,省钱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在李永俊看来,他见证了潍坊公共自行车的成长。自行车从第一代更新到了第三代,一步步改进,他认为有的细节是他电话反映后的效果。“以前的车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脚蹬子是胶皮的,螺丝很小容易掉,还有一个是后面的警示灯,老是磕着碰着的。现在脚蹬子换成一体的了,警示灯也是一步步变化的。”李永俊指着自行车介绍,像个专业人员。相关链接

潍坊公共自行车“体制设计”或值得借鉴——

公共自行车推广成功

“三大要素”

从推广成功以来,运营潍坊公共自行车的常州永安公司负责人袁永润和自己的团队两年内先后接访了全国80多个调研团队。目前,菏泽、烟台、济宁、滕州、枣庄等县市区都是复制的潍坊模式。

潍坊公共自行车的运营模式是什么?袁永润介绍,系统筹建采用的是PPP模式:政府与永安公司签订长期协议,授权永安公司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永安只是先期投入,政府分期付款。同时,政府每年预留拨款的20%用来监管永安。根据服务质量,决定是否全额付款。企业运营5年后,整套系统再交还政府。”袁永润介绍,其实这与章丘的公共自行车建设模式相似,“企业不需要考虑资金问题,也不会借此搞经营。因为整套系统所有花费,全部由政府埋单。”他介绍,正因如此,潍坊公共自行车上看不到一条广告。

自行车道、站点等涉及公共自行车的硬件环境如何?袁永润称,整套系统建设、运行并未遇到太大硬件方面的难题,这确实要感谢潍坊前期的城市规划。潍坊城市道路基本都预留了景观大道,给公共自行车创造了推广机遇。与此同时,城市道路预留空间充足,也为站点设置提供了方便。“公共自行车站点原则上300-500米一处,但是潍坊早已超越了这个标准,有些路段可能是20米一个点。”

在潍坊推广运营公共自行车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常州永安公司和负责监管的市政管理局工作人员细想片刻,没有找到答案,“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指挥中心的热线和12345市长公开热线接收到市民反映的是人流高峰期、人员密集区用车不方便问题,我们会要求调度车在5-10分钟内赶到。调度费占整个运营费一小半,再者就是硬件方面的维护保养费和软件方面的人力资源费用。”潍坊公共自行车骑行时刻表

潍坊市交通早高峰将近结束,与济南不同,交通大动脉胜利东街上,除了有密集的车流,还有公共自行车大军。沿路不断有骑行市民落脚,将自行车推进站台交还,拎包就走。取车、还车,所有骑行市民如南行的雁,遵循着一种共同的默契。

饭点时间,潍坊繁华的东方路上人头攒动,一年轻女子迎面骑行而过,一抹随风飘散的长发、墨镜,脚蹬公共自行车,如此时尚的年轻女性并不少见。步行于马路边的记者,一看就是外地客,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公共自行车代步。

临近下午上班,潍坊市政府办公大楼——阳光大厦门前,一辆辆公共自行车如归巢的燕。几分钟时间,便有近百名公职人员骑公共自行车而来,楼前小广场停下自行车,只需五六秒,随之转身一溜小跑进入办公大楼。

碰巧放学时间,人流再次密集。在济南,几乎每个学校门前人车都已堵成“疙瘩”。在潍坊文化路上迎面而过一家三口,父亲在前、母子在后,一人一辆公共自行车。这样的场景,在街头随处可见。

新闻推荐

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济南商业住宅产业化即将破题

年度创新人物张波语录:“住宅产业化使用的材料成本略高于传统建筑材料,而一旦实现大规模投产,整体建筑成本将随之降低,预计一年后住宅产业化建造的住宅售价将与传统方式建造的房屋售价持平。”...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天20万人骑行出门,本报记者探访成功经验——公共自行车风靡全城的“潍坊启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