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凤凰路北段的舟形古墓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黄中明 摄宋元时期砖雕壁画墓
时报讯 (记者张卫波)3月下旬,济南凤凰路北段在改造施工时,意外挖出古墓的消息引来很多市民的关注。昨日,记者走访考古现场时获悉,经过一个月的挖掘整理,目前,凤凰路北段墓葬群的考古挖掘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场共挖出九座墓葬,除了一座清代的,其余均为宋元时期墓葬。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凤凰路北段、历城区赵家庄村旁边的考古工地时,工作人员正在做清理工作。“这次总共发现了九座墓葬,除了一座清代的,其余都是宋元时期的,这其中有四座砖雕壁画墓,有两座保存较好,其中一座壁画保存效果较好。另外还有一座舟形墓,虽然之前舟形墓在济南发现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墓底,像这座这样形制比较完整的还是第一次。总体来说,这些墓葬形制稍微简单点,出土随葬品比较少,主要是瓷罐、瓷碗、铜钱之类的,墓主人推测应该是家境富裕的乡绅或小地主。”现场工作人员说。
在一座保存完好的砖雕壁画墓前,记者看到,墓室内结构和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在地上往下看,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座墓的规模。在墓门上画着精美的花卉,墓室内用不同大小的砖石构成了一个房屋样式,有门、窗、柱子、灯台和屏风等造型,还有斗拱,再加上壁画的勾勒,简直就像真实的房子。据工作人员介绍,穹顶墓中没有棺材,只有两具尸骨,头朝东,脚朝西,身上衣物等已经完全腐烂,此外,还出土了五六个陶罐,均有不同程度破损。在不远处另一座墓葬里,记者看到墓穴内放置了三大一小共四具尸骨,考古人员介绍说,根据遗骨摆放形式可以看出,这是后期迁葬墓。令人遗憾的是,几座墓里都没有发现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东西,“宋朝时期有规定,只要不是品官,就不允许放置墓志铭,墓内没有文字资料是很正常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九座墓葬全部提取了数据,后期将通过三维动画和数字模拟的方式进行复原,此举可以丰富济南地区宋元墓葬和清代墓葬的资料,为今后的葬制葬俗、社会文化艺术研究提供新资料,并且三维展示也将成为展示墓葬的一种新方式。由于墓葬形制比较常规,下一步,工作人员将会对墓葬进行回填,不会进行迁址处理。
新闻推荐
时报4月24日讯 (记者陈彦杰)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姓名权行政诉讼案,21日在历下区法院恢复审理后,24日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也就是说,燕山派出所拒绝以“北雁云依”为姓名办理户口...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