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东舒
“还在投余额宝吗?那你已经out了!”近日,网上一则《谁“杀死”了余额宝?》的帖子引来数百万网友疯传。P2P网贷平台并没有因老板跑路、兑付危机等乱象偃旗息鼓,10%到50%的高收益依然受到疯狂追捧,也让收益率约4.15%的“余额宝”相形见绌。
面对呼之欲出的P2P行业监管法规,P2P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进入新一轮的“淘汰整合”期。新业态环境下,投资者心中的迷惑能否被一一解答?
现状春节后P2P热度不减余额宝收益走低
近日,一家名为“厚生资产”的投资理财公司在济南举办了一场P2P体验活动,数百名投资者蜂拥而来。
“门槛最低只有10元,据说收益是活期存款的50倍,诱惑真不小。”张玉敏(化名)去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她准备先拿出2000元试水P2P。
除了80后、90后,一些中老年投资者也来到现场。经工作人员介绍,明年就要退休的李女士加入到一项养老理财计划中,“如果以后每月可以收益2000元,我退休后的生活就更有保障了。”
入行多年的崔超发现,尽管P2P网贷行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负面消息最多,但春节后的投资热度依旧不减。这种火热场面与曾经风靡一时的“余额宝”有些类似。在被数百万网友疯传的《谁“杀死”了余额宝?》帖子中,也详细对比了某P2P平台和余额宝的收益数据,该帖称,从年化收益率来看,P2P似乎较余额宝占了上风。
2013年12月,高新区公司职员刘源瞄准“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将支付宝中的1万元转入余额宝,4个月收益近300元,高于7%的收益让他格外欣喜,刘源再次把10万元充入余额宝。最近几个月他发现,“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降到了4%左右,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不了多少,这让我一时接受不了。”
据互信金融统计,余额宝收益最高的阶段是2013年底至2014年2月,平均收益都在6%以上。这段时间也是投资者暴增的时期。当市场资金宽松,货币基金收益下降,投资者便难以接受了。
疑惑1:收益都是咋来的?
P2P:借款方偿还本金,投资者从中获益
“简单地说,P2P平台就是网贷公司提供平台,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金融社群“周知客”创始人周勇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在P2P运作过程中,资金借出者获取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贷平台收取中介服务费。
与传统的中介不同,许多P2P平台会选择双向收费,不同的P2P理财平台也会有不同的规则。比如,有些平台根据投资金额大小确定管理费用,有些则根据客户不同的VIP级别收费。
周勇认为,P2P平台在中国实现了从纯线下模式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从无担保模式到有担保模式的跨越。
为了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P2P平台需要寻找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中间会产生不菲的费用,因此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资金管理费用也算合情合理。
余额宝:本质是货币基金,即银行间拆借利率
不少淘宝迷认为,余额宝就是一种保本的投资,能获得比银行利率更高的“利息”。其实,余额宝是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合作的产物,是一种货币基金,投资者获得的并不是高于银行利息的利率,而是有一定风险的投资收益。
中国银行济南分行知情人士介绍,“当有的银行遇到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时,也会向其他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借钱,保证银行的正常放款,形成银行间市场。”他透露。
“余额宝相当于为个人和银行机构搭建了平台,将个人的闲散资金暂时借贷到天弘基金,由天弘基金去参与银行间的借贷。”天弘理财师分析,正常的货币基金收益水平一般在3—4%左右,如果银行间市场资金情况好转,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可能会下跌到这个水平。
同时,银行面临内部考核,或市场资金需求较大时,又将遭遇资金紧张的情况,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可能会再次上升。
疑惑2:监管细则能治P2P乱象吗?
“力不从心”、“没安好心”的或遭淘汰
近年来,P2P行业内兑付危机、携款潜逃等现象层出不穷,P2P行业监管细则呼之欲出。其中,“四条红线”监管思路常被提及,即明确平台的中介性、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近日更传出要设置3000万元的注册门槛。
周勇分析,如今的P2P市场正类似于15年前的电商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迈入“淘汰整合”,业内也将迎来一场“大清洗”。他介绍,2015年一季度GDP增幅在7%左右,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对于想要好好做、风控能力又较弱的P2P平台来说,银行信贷存在劣势,将面临严重冲击。另外,对于“没安好心”、触及四条红线的P2P企业来说,地方监管将给予严厉打击,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
疑惑3:怎么选择靠谱的P2P?考察“借给谁”、“去哪了”、“透明度”
记者采访多家P2P业内人士获悉,可从P2P平台借款方(投资标的)、P2P平台本身的透明度以及资金流转(钱去哪了)三个方面,全方位考核P2P平台是否真的靠谱。
P2P线上的借款人究竟是谁往往是个谜。“周知客”团队观察发现,有的P2P网站在公布借款项目时,会列出借款人的职业、籍贯、家庭地址、月收入等。周勇介绍,“很多平台上会公布借款人的信息,投资者可以看出哪些借款人反复出现,如果借款总额可占到平台借款量的40%、50%,意味着这些借款人很可能是“马甲”。
接下来要考察P2P平台本身的透明度。“首先要看高管团队都有谁,这个团队的人员搭配是否合理。”周勇介绍,因为P2P跨互联网和金融两界,团队中就需要有提供安全保障的首席技术官和风险控制人员。此外,有的平台会出现发标和兑付时间的“巧合”。这种情况如果周期性地出现,可能意味着这个平台“发新标还旧标”。
还有一点要看资金流转,简言之,就是筹来的钱究竟“去哪了”?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钱款打入了企业的基本户,也就是能够存取现金、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万能存款户,那就十有八九是骗局了。
新闻推荐
时报4月16日讯 自从时报游学营推出五条精心定制的线路后,本报热线82886260就成了家长们咨询报名的专用通道,每天咨询报名的电话都会超过80个。记者了解到,本届游学营每条线路限额30人,4月19日(本...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