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传厚
常言说的“无巧不成书”,多指文学作品中那些出人意料之外又在人们情理之中的动人故事,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更多的奇闻趣事,传为人们的美谈笑谈。多年前我在乘坐的列车上发生的事和在车站上巧遇传树弟的情景,就有点奇闻趣事的味道。
说来,那是我在文革初期的一段人生经历。1966年9月,正上中专的我和班里几位同学在文革极左大潮的风浪中,作为红卫兵去济南、青岛等地进行大串联,国庆节前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被安排住在地坛红卫兵接待站。此后,天天去各大院校看抄大字报,日日盼着毛主席接见。11月11日,我如愿以偿。那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千学子汇聚在长安街两侧,急切的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长空响彻动人的《东方红》乐曲,队伍里飞传着“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的喜讯,瞬间,毛主席真真切切的出现在眼前,他老人家站立在检阅的敞篷车上,身材魁梧,满面红光,神采奕奕,挥着有力的手臂,来到我们近前,顿时,我热泪盈眶……返回住地后,我激情难抑,立即给远在陕西带队参加大三线建设的父亲写信,向他汇报见到毛主席的情景。
次日,我满怀喜悦带着接待站送我的面包、馒头、鸡蛋、咸菜等食品,乘上返家的列车。车上,与一来自青岛的学子坐在一起,聊得很投机。他告诉我,他所在的接待站没送他食品,所带的钱也花光了,话语中流露着忧虑。我安慰他:“我带的食品足够咱俩吃的”,于是,拿出所带食品与他共餐。为表诚意让他安心,我把所剩食品交给他保管,他欣然接受,说了一些令人感动的话。身体困倦睡了一觉,醒来,不见了那位学子和我交给他的食品。那时,车经常晚点、中途停车,短则几分钟、十几分钟,长则一二个小时,一路上不知多少次。吃的没了,钱也光了,饿的心慌,头晕乏力。好不容易车到了张店,我随着下车的人流晕晕乎乎的出了站。天还未亮,街上冷清,又迷迷糊糊的来到候车室,靠到连椅上睡觉。猛然我被人用力推醒:“你压着我了!”听话音一惊:是三弟传树?一看,果真是他,传树也看清了我,激动的叫喊:“二哥,怎么是你?”兄弟俩在车站意外相逢,亲热的啦了起来。原来,三弟也要乘车赴京去见毛主席,没成想在等车时和来此歇息的我坐在一个连椅上,我昏昏沉沉的歪倒在他身上。得知我的情况后,他陪我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饭店,为我买了饭,又给了我回家的路费,返回候车室。我急切的坐在饭桌前,连吃了三碗鸡蛋汤面条,顿时来了精神,有了力气。事情虽过去近五十年了,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感慨良多。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