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尽管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3月份的楼市数据,但从市场反应以及市场机构发布的数据来看,部分城市商品房交易量企稳回升,改善性需求入市积极性提高。
政策春风吹暖楼市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首套房贷款比例不低于四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明确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此前,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优化住房及土地供应结构。再加上2月底央行降息的作用持续发酵,楼市一片暖意。
一线城市表现明显。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3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上升17%,同比增加13.5%。
部分二线城市也迎来开门红。据济南市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济南新建商品房成交量为197.3万平方米、17353套,同比上涨70.5%和63.5%。
去库存压力犹存
房地产市场的差异性特征,决定了一部分城市的回暖,并不能减弱另一部分城市高库存的“寒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期,截至2月末,全国住宅待售面积421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4%。
针对消化高库存,楼市新政策也频频出招。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出的通知,明确要求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促进其他产业投资。
“分类指导因地施策”
房地产市场差异化明显,特别是在当前,楼市分化加剧,政策更应体现分类指导、因地施策,避免房地产政策“一刀切”。
有业内人士曾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时,是全国跟着一线城市吃药,如今,政府一定要做好分类指导这道考题。此轮楼市新政策旨在“稳定住房消费”,“分类指导、因地施策”政策指向也十分明显。仔细研读,字里行间透露出决策者的“审慎”。
在放宽首付比例的同时,提出“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基础上,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辖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在允许调整土地用途上,设置前提条件即“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
根据以往经验,楼市新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发挥应有作用,还有待观察。特别是国家层面政策出台后,如何因地制宜,出台更切合地方实际的细则,是对地方政府的严峻考验。据《今晚报》
新闻推荐
王文涛参加长清代表团审议,与发言代表一一互动 教育均衡,也要重视机会均等
“一是可以教育集团化,把教育资源共享化,通过优质资源尽可能的共享以达到资源均衡化。另一个是目前各地在实施的零择校,实现机会均等的共享化。点击查看原图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