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清明,生者之课行走生死间的遗体接运工:每次敬酒,他只说平安健康

来源:山东商报 2015-04-05 16:25   https://www.yybnet.net/

苏丰顺(化名)是济南殡仪馆的一名遗体接运工,“坐”过他的车的,有位高权重者,有家财万贯者,“到了车上以后,全都一样了,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记者刘畅摄点击查看原图遗体接运工苏丰顺(化名)点击查看原图现在他对生死有了更多感悟点击查看原图清明时节,慎终追远。

于普通人是生死大课题,于他们是司空见惯事。奔走于天国前一站,送别逝者,抚慰伤痛,日复一日中,不再情动于外,却慎思于心。在遗体接运工眼里,生前的一切自此归零,“到这车上来,全都一样了”;哀伤辅导社工更想谈论“生”,即是此。

如何送别逝者,便是如何面对生者。

人口大省山东每天约有3816人降生。与此同时,每天约有1833人离开人世,死因各不相同。苏丰顺(化名)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大概会接到20个济南人的死讯。而后,他们会将这些逝者由此岸的终点运往彼岸的起点。这天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晨8点半,格外繁忙,他和另外一个同事接运了十位逝者。苏丰顺是济南殡仪馆的一名遗体接运工,行走生死间,阴阳摆渡人。每次在酒桌上轮到他敬酒,他只说“平安,健康”。文/本报主笔陈学超图/记者刘畅

【天国前一站·遗体接运工】

受访人:济南殡仪馆苏丰顺

“年轻的时候,考虑的是位子和钱。现在不再觉得年轻时看重的那些东西有那么重要。”这些年下来,“坐”过他的车的,有位高权重者,也有家财万贯者,“但到了我这车上来以后,就全都一样了,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一些东西。”

从办公室主任到遗体接运工

苏丰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干上这样一份工作。

他的老家在胶东,本是当地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主任——这是一个“吃香喝辣”的职位,最起码算得上体面。

不过,倒闭下岗不期而至。同在这家国企的夫妻俩从“双职工”转瞬就成了“双下岗职工”。上有老下有小,光景难熬之个中滋味,只有夫妻二人知晓。

早过而立之年加上原本是个办公室主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苏丰顺在胶东老家怎么也难觅一份合适的工作。“听说殡仪馆招司机,我就来报名应聘了。”在此之前,在济南已经待了一段时间的他,遇到了和老家近乎相同的境遇。

虽然觉得单位有点“怪”,但苏丰顺觉得倒也无所谓,“只以为是开平常的车。”

没想到,报到第一天,跟师傅上了车,他才明白以后自己开的是“停人家门口都叫人撵”的车。

他最终还是认了,“反正是跟着师傅,好几个人一块,也没感觉到什么。不过,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话。”

在济南八里桥水果批发市场南墙根底下的一个窝棚里,他见到了自己的第一位“乘客”:一个不明死因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的流浪汉。“窝棚里乱七八糟,到了以后派出所居委会的人说就在里面,你扒拉扒拉吧。”苏丰顺只好硬着头皮进去扒拉,“这种非正常死亡的,别人都不愿意动,百分百都是我们自己拉。”

一进窝棚,扒拉了两下,苏丰顺就一眼看见了尸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人,印象太深了。”被着实吓了一跳的苏丰顺说,就这样他揣着一颗扑通乱跳的心将流浪汉抬上了车,又揣着一颗扑通乱跳的心将流浪汉拉回了殡仪馆。

从闻声垂泪到“铁石心肠”

那时候的苏丰顺,还是个家属在车上哭,他就坐在驾驶员位置上一边开车一边跟着默默掉眼泪的人。

十几年来,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死亡。

他清楚记得,在英雄山上,他就接过4个上吊身亡的死者。“说实话,这种死法的死相都不好看。大多是上下牙紧闭,紧咬着舌头都把舌头咬透了,但外面那层皮包裹着,一般断不了。”

这样的死者,他们一般需要好几个人花至少一个小时,从山上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抬下来,“人都说‘死沉\’,其实是有道理的。哪怕是癌症去世的患者,身上就剩下七八十斤了,去世以后一般人也是搬不动的。”

这样的工作几乎是每天都要面对的,苏丰顺已经习以为常。真正对苏丰顺和他的同事们造成威胁的,是那些非正常死亡外加高度腐烂的逝者。黄河滩坝、小清河里,是非正常死亡逝者经常出现的地方。黄河里漂上来的尸体,“十个有十个是高度腐烂”的。“我们只能把车停在大坝上,从河滩上一步步把尸体抬到车上。这样的尸体,通常需要四五个人才行。”

极端离奇的非正常死亡案例也不鲜见。

经六路延长线上,一个小伙子不知道为何就把头伸进了配电室的墙窟窿里,结果被高压电击中,等到尸体被发现时,早已腐烂一地。

苏丰顺只能一点点把小伙子收敛起来,小心翼翼地接回殡仪馆。

他清楚地记得,曾经专门问过前往殡仪馆验尸的一位资深法医这类尸体上到底有多少种病菌。

法医给出的回答是:“多少种病菌你就不用问了,尸体散发出的尸臭本身就有毒,我们法医的一个职业病就是尸气中毒。以前验尸绝对不允许戴口罩,因为不同的死亡原因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但现在不行了,这个气味对人体伤害太大了。”

苏丰顺说,听到这个回答,心里着实黯然。但他转而又复述了法医的另外一句话:“唉,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做吧。”

从位子金钱到平安健康

如今的苏丰顺,自称算不上铁石心肠,但也逐渐习惯了死亡。面对死亡,心里很少再有感触。

不过,有些时候,他还是忍不住难过。官扎营的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被发现死亡时,尸体已经风干成了一具“木乃伊”,“反复腐烂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好腐烂的了。”

他忍着泪把老人“接”回了殡仪馆。几年前,在济南做生意的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和她五六岁的女儿,也是苏丰顺“接”回来的。

那一天,他被通知需要拉一位刑事案件的死者尸体。

到地方后,在一座居民楼的地下室里,他见到了一具被捆绑着窒息而死的女性尸体。抬上车以后,他发动车子打算返程,结果,警察叫住了他,说还有一具。

他至今记得那场面:“那是一个带轱辘的行李箱,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就那么蜷缩在里面窒息而死。”

这时候的苏丰顺,已入行十余年,心肠已被各种死亡锻造的近乎铁石。但拉着娘俩一路回来,仍是眼角噙泪,压抑的几近崩溃。

渐渐地,苏丰顺也开始琢磨自己和周边亲人的生老病死,也渐渐想开了许多,看淡了许多。“我年轻的时候,干办公室主任,吃香喝辣见领导,考虑的是位子和钱。”苏丰顺说,“不过也不能说那时候考虑的都不对,谁不想家里钱多多的,老婆孩子有个好环境?”

现在的他依旧看重收入,“说钱不重要是假的”,却不再觉得年轻时看重的那些东西有那么重要。

这些年下来,“坐”过他的车的,有位高权重者,也有家财万贯者,“但到了我这车上来以后,就全都一样了,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一些东西。”

有时候在车上,有时候在殡仪馆里,苏丰顺也会想到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想着想着就透亮了许多,“现在好好的活着,真要是摊上了,也是没办法的事,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呗。”

“我一年接运遗体至少就是六七百具,一拉就是十几年,这点问题还能想不明白?”苏丰顺说。

所以,现在已在济南安家的他,有时候回到胶东老家跟亲戚朋友们喝酒,轮到他敬酒时,他只有一句祝酒词:“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新闻推荐

专家看好二季度楼市降价跑量仍将是主流

针对楼市新政后市场的反应,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购房者和房企对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明,生者之课行走生死间的遗体接运工:每次敬酒,他只说平安健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