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点击查看原图苋菜
点击查看原图面条菜
点击查看原图阳春三月,无论是在农贸市场还是酒店,野菜都成为热销的食品。在民生大街附近一农贸市场,荠菜、苦菜、面条菜等野菜随处可见,一些酒店也推出了应时野菜菜品,比如荠菜炒鸡蛋、凉拌面条菜等都是客人常点的菜品。但这些野菜到底出自哪里,究竟是郊外采摘还是大棚养殖,你知道吗?记者张舒
市民常吃的野菜,多是老三样
春回大地,白蒿、荠菜、面条菜等野菜纷纷上市。价格虽比普通蔬菜贵,但仍供不应求,其中白蒿最贵卖到了20元/公斤,堪比猪肉价格。受暖冬影响,今年野菜上市比以往提前了半个月,目前正是吃野菜的好时候。但由于春旱的缘故,上市数量比往年少得多。
目前,济南最常见的野菜主要有马齿苋、苋菜、荠菜、马头兰、苦菜、蕨菜、野茼蒿、香椿芽等品种,在南部主要生长在仲宫镇西仙村、刘家峪和门牙村附近,在北部生长于黄河公园,在东部主要分布在邢村立交桥附近的村庄,在西部则分布于长清区武庄乡的凤凰岭一带。
据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其实济南市民最常挖也最常吃到的野菜是荠菜、苦菜和蒲公英,这3种野菜在春天的餐桌上最普遍。
省城一天至少能卖2万斤野菜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了济南匡山蔬菜批发市场,热热闹闹的早市边上,野菜区域却非常冷清。“野菜基本上四五点钟就批发完了,现在剩下的是零卖的,有的市民赶早市就会来买,不过这个点来买野菜的就很少了,一会儿我们就撤摊了。”一位专门卖野菜的张师傅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十几个菜贩在这里卖菜,现在只剩下三四家了。
张师傅说:“市场上有差不多20种各类野菜,现在主要卖的是田七和面条菜,一户一天能批发一千多斤,十几户算下来,只是匡山市场就能出去2万多斤的野菜,都供到各大饭店了。”
在谈到野菜的来源时,市场上一位姓崔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天气这么旱,能这么批量供应肯定不是有人上山挖的,这些都是大棚种的,常年供应。”张师傅说,自己也是经常搞批发。“这个地方的野菜基本供应济南市和各个县镇,也有别的地方要的,如日照、潍坊、青岛等。”金师傅说,山东很少有专门种野菜的地方,他知道的就两个地方,“一个是聊城那边,面条菜特别多,再一个就是济南这边,集中在西郊地带,在济南我们不叫野菜,叫西郊小菜,那是济南的野菜基地。”
济南西郊有200多亩野菜大棚
在济南西郊的小高庄,大棚一个挨着一个,挤满了整个村庄,房子和大棚紧紧挨着,大棚里面种了田七、养心菜等各种野菜,大棚外面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韭葱,整个村庄看起来就是野菜堆里面建起几座护菜的房子。除了小高庄,周围的孟王庄、小金庄,差不多家家户户种野菜,“种了好几年了,只要是北方能长出来的菜我们这都有。”一位种植户说。“为什么整个村子都种这个,肯定是能赚钱才种,种小菜这个东西,需要的不是种植技巧,大部分都是看行情,要是市场上需求大了,一亩地赚2万块很轻松。”一位养殖户说。
200多亩的野菜基地在山东来说,已是非常大了,但小高庄的村民说,以前种野菜的地方更大。“那会儿周边各个村庄都是,大棚里面全部是野菜,后来由于市场上行情不稳,有的干脆不干了,把棚包给别人,或者直接不种地出去打工了。”据了解,以前的济南西郊种植野菜的地方,远比现在的小高庄、孟王庄、田家庄等地方要大,随着岁月的变迁,只剩下了这几个村庄在种野菜。
新闻推荐
800多初中生回趟家像跑长途一趟来回100多公里东平交警协调客车当校车
客车客串校车运送800多名学生通讯员李明峰摄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孙珂)4月3日15时许,800多名学生涌...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