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瑰宝精品陈列展现场西周颂簋卜甲
本报5月18日讯(记者 赵晓林)今天早上,山东博物馆热闹非凡,众多济南市民和喜欢文物、收藏的普通人聚集到这里,参加由省文物局主办的201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并参观了同时开幕的“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山东故事——山东精品文物巡展”首展“齐鲁瑰宝精品陈列展”、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等展览。应邀而来的几位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专家现场为藏友免费鉴定藏品,热情解答阐释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受到观众和众多收藏爱好者的欢迎。
今天最受瞩目的就是齐鲁瑰宝精品陈列展了,展出了齐鲁大地上25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65件(套),涵盖了陶器、甲骨、青铜、瓷器、玉器、金银器、书画、造像等多种质地的上下几千年的齐鲁文物,彰显了齐鲁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风采,同时,为配合展览还推出了《齐鲁瑰宝展图录》。
展览中的焦点之一是一块“卜甲”,2003年出土于济南大辛庄遗址。大辛庄甲骨文是首次在安阳殷墟以外发现的商代卜甲,这对认识商王朝与山东地区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还有就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颂簋。这件青铜器器型庄重,铸造精良,最为重要的是,内部器身、器盖各有152字相同铭文,内容完整地记录了周天子对颂的册命典礼的全过程。因铭文中提到簋的主人是颂,因此这件簋就被命名为颂簋。铭文内容对于研究西周的历史,特别是册命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实,像这样的文物还有很多,每件都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众们一边仔细欣赏,一边观看说明,对这些珍贵的文物赞叹不已。
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场参加,随着文化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收藏品鉴赏之中。山东博物馆为了提高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文物鉴赏水平,加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有效地指导民间收藏,在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都会举办大型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免费鉴定服务。自新馆开馆以来,5.18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年,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济南市博物馆推出的“宋元茶盏精品展”也令人关注,很多市民专程赶到博物馆参观。展出的茶盏涵盖了13个窑口共77件宋元时期的精品,让观众大呼过瘾,领略到了宋元瓷器的迷人风韵。
相关新闻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揭晓
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18日在石家庄市揭晓。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石家庄市举行。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申报的《真彩秦俑》、河北博物院申报的《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南京市博物馆申报的《六朝历史文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申报的《抗战岁月基本陈列》、天津自然博物馆申报的《家园·生命》、中国海关博物馆申报的《漫漫雄关道——中国海关博物馆常设陈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申报的《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广西民族博物馆申报的《贝侬——壮族文化展》、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申报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首都博物馆申报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荣获十大陈列精品奖。 (据新华社电)
山东省共收藏文物
268万件/套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山东省博物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全省注册各级各类博物馆273家,比“十一五”末的165家增加了108家;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顺利,初步统计全省共收藏文物达268万件/套。全省220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占总数的80%。全省博物馆2014年共举办基本陈列1545个,临时展览1195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11496次;接待观众5376万人次。 (赵晓林)
新闻推荐
昨日,在济南一家超市的食用油销售区,各种促销优惠标牌“占满”市民的眼球。随着食用油品牌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促销已渐成“常态化”。但优惠幅度多在10%以内,主要以吸引市民眼球为目...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