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当初让孩子在家门口的纬三路小学上学是对的。”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现在上一年级。此前,为让孩子上名校,家人一直在纠结是择校还买套名校的学区房。纬三路小学加入纬二教育集团后,迎来了纬二路校区的名校长、名师到校任职、任教,现在孩子在纬三路小学也能享受到纬二路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2013年市中区在全市率先探索集团化办学,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纬二路小学与育晖小学、分水岭小学结成了命运共同体,组建成为纬二教育集团,2014年纬三路小学正式加入“集团大家庭”。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间的“资源墙”和校长脑中的“理念墙”均已被打破,学校发展不再是孤军奋战,校区间优秀管理经验的分享、优质资源的共享,有效地补齐了集团内各校发展的“短板”,家长对集团内各校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校区间的优质师资共享,把名师送到了农村学校和集团内部学校的家门口,家长放弃择校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越来越多。
如今,在“成全每一个生命,办好每一所学校,让集团各个校区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道路上,纬二教育集团已经驶上发展快车道。
志同道合走到一起结为教育“合伙人”
总校的分校、城区薄弱学校、城郊学校再加上一个“领头羊”,由4种类型不同的学校组成的纬二教育集团成立后,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学校如何抱团发展。
“集团要发展,必须让4个校区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而且是思想的融合,学校文化的融合。”纬二路小学校长、纬二教育集团理事长烟文英告诉记者,组建教育集团不是简单的“拉郎配”,单纯靠行政手段将学校“撮合”在一起是不行的。好在集团在组建时秉承自愿的原则,集团内成员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这是集团实现大融合的一个基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纬二教育集团4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认识到,只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愿景,才能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有了这样的共识,集团各理事组织带领各校区的干部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团文化自下而上的征集、讨论工作。在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又在专家领导的指导下,形成了纬二教育集团的理念系统,将“成全生命”作为集团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尊重生命,追求卓越”为集团精神,建设“成全每一个生命,办好每一所学校,让集团内每个校区的学生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有责任的教育集团。这样理念的形成,不再是几个人的思想,而是集团内每个人的共识,也成为各校区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集团还迅速设立了“一处四部”(学术秘书处、学生管理部、课程管理部、后勤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打通了四个校区间的“围墙”,健全了教育集团办学章程和发展规划,以文化引领加快集团内各学校间的融和。为了在各个校区、各个部门间实现无障碍的及时沟通,秘书处建立了“集团理事会”QQ群,其他四个部门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QQ工作群。立体的联系网络让集团工作思路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应的部门、教师,保证了集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现在‘一处四部\’运行良好,各部门工作计划都能按部就班,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找我这个理事长,这是集团良性发展的关键。”烟文英表示,现在,集团内每个学校都是从集团办学的层面考虑问题,有了想法或问题会通过集团董事会共同商议,同步落实,共同发展,实现了学校、学生、教师多方共赢。
“学校人”变为“集团人”教师交流如同“走亲戚”
“加入纬二教育集团,对学校来说最现实的就是能够共享集团师资,集团成立第一年总校就给‘送\’来了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学科的3名骨干教师,缓解了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地处城郊的分水岭校区校长周淑贤高兴地说。
人是一切发展因素中的核心力量,要想加快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步伐,师资交流是最切实有效的方式。
“将总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交流到其他校区,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是加快集团化发展的关键。”烟文英表示,总校向每所成员校派出骨干教师,总校这个“大本营”不会变成“空壳”,相反从其他校区交流来的新鲜血液,会给总校带来新鲜血液。
作为集团的“领头羊”,集团成立第一年,纬二路校区向其他校区先后输送了13名干部、骨干教师,其中向在城乡结合部的分水岭校区派去省特级教师1名、师德先进教师1名及富有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1名。去年9月,纬二路校区再次向其他校区输送了13位“领军人物”,虽然集团成立只有两年多,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了方便师资交流,集团专门成立了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内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人力资源部制定了专门的教师交流制度,4个校区教师结合岗聘需求进行摸底,对本集团内50岁以下的男教师,45岁以下的女教师近5年的交流意向进行测查,并建立名师交流资源库。5年内,哪个老师去哪个校区交流都已确定下来,每年直接按表交流即可,一切变得自然、顺畅,为集团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强交流教师对集团的归属感,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集团人,集团除了加强各校区无缝隙的衔接外,还在每个学期末举行集团全体教师参加的总结表彰会及集团干部培训会。在会议上学校不仅对集团前期工作进行总结表彰,通过典型的人,和集团的关键事件,弘扬“尊重生命·追求卓越”的集团精神,同时也是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文化,对集团有归属感。
成为“一家人”后,教师交流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指派,而是成为“亲戚”之间的交流沟通,交流教师代表着的是教育集团这个大家庭的另一部分而来,走亲戚总要拿出最好的东西。所以,不管哪个学校交流的老师,都有超越想象的表现,他们在交流中找到了新的动力。
交流教师犹如“种子”将先进理念根植每个校区
纬二路校区老师王政在育晖校区岗位交流一年后,很多家长联名写信让王政留下,面对家长的挽留,王政在育晖小学一呆就是4年。4年来,不论春夏秋冬,王政天天要骑50多分钟的电动车穿越半个济南市,从新沙小区的家赶到育晖校区去上课。
“刚到育晖校区交流时,王政的妻子刚刚怀孕,如果不参加交流,他完全可以好好照顾同样在纬二路校区教书的妻子。”育晖校区校长王伟辰告诉记者,当知道育晖校区需要交流教师时,王政二话不说便主动报名,并表示“只要集团需要我,我就在这儿工作”。
同样的事情在史作峤老师身上也发生过,育晖校区成立6年,史作峤交流了5年。2009年,育晖校区成为纬二路小学的分校,分校成立后,总校向分校输送了9位干部教师,这些教师犹如一颗颗“种子”将纬二路校区的工作作风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带到了分校,对整个育晖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分校快速蝶变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6年的分校管理经验,也成为纬二教育集团的一笔宝贵财富。
“集团内教师交流,交流过来的不仅仅是人,更重要的是带过来了总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结合自己的本土文化,培养起了一批优秀的教师。”王伟辰说。
同样,分水岭校区和纬三路校区,也深切感受到了总校所派出教师的“种子”作用。
2013年9月,刘云、高妍和廖倩交流到分水岭校区,3人分工明确,分别肩负着不同的交流任务,刘云主抓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及提高教学质量;高妍将总校“班级自主管理”的宝贵经验带到分水岭校区,同时通过自主管理的推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增强了学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廖倩则承担起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工作,她先进的班级管理策略和精湛的教学水平给分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9月,纬三路校区进入集团第一年便迎来了总校派出的3名名师,他们没有以名师自居,而是深入课堂,问卷调查,与分校教师共享总校先进的理念和资源,实现了校区教学管理上无缝隙衔接以及最大化的经验分享。“现在集团内部的教师资源流通已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自然,让学校受益匪浅。”纬三路校区校长刘然告诉记者,把名师送到了集团内部学校的家门口,不仅有效破解了“上好学校难”的突出问题,同时也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迅速扩散延伸。
每个校区都能“张扬个性”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作为一所优质学校,纬二路校区有着近百年的育人传统,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2000年,学校率先在济南市实施了小班化教学,走上了特色教育之路。围绕“成全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理念,学校致力于“关注生命的小班化教育”品牌建设,推进教育改革,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导型自主学习课堂”,进行班级革命,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有尊严而快乐的生活。集团成立后,纬二路校区则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在“最大限度地成全每一个生命”这个核心问题上。
在办好本校的同时,纬二路校区积极将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外辐射,以带动分校的发展。纬二路校区有着一系列传统的教学活动,如“数学节”“英语节”等。而对于其他校区的学生来说,“数学节”和“英语节”是新鲜和陌生的。集团化办学之后,4个校区所有的活动共同策划、开展,以纬二路校区为龙头使优质资源让每个校区得以共享。
“集团第一年的目标就是融合抱团发展,现在集团已经融为一家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集团的内涵发展。”烟文英表示,之所以以校区为单位制订发展规划,就是要让集团成员在共性基础上张扬个性,实现“各美其美”的发展目标。
集团内部城区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是有文化的差异,不可能所有校区全部复制总校的发展模式,这就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纬二教育集团在探索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提出要注重名校文化在集团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等方面形成集团共性的发展特色“1”;同时尊重成员学校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一校一品”,即各个校区不同特色的“X”。
如今,在“成全每一个生命”的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下,各个校区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校发展特色,打造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分水岭校区读书氛围浓厚,学校形成了以“人文书香,山水情怀”为主的文化特色。纬三路校区积极发掘围棋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棋文化特色明显。育晖校区从生命成长的需求出发,构建了包括“主题月活动课程”“多元选修课程”“班本文化课程”的“成长课程”体系,在实现“活”“新”“美”的发展愿景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纬二教育集团是一个大集体,不分彼此,目标就是成全每个生命,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校区内的每个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烟文英说。
(本报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董国华)
每一位教师都是集团的“正能源”
集团化办学不是理事长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各个校区几个校长与干部的事,而是全体老师的事。想要教育好集团内每个校区的孩子,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整个集团,教师是关键。纬二教育集团通过观念引领让教师都有了“集团文化的印记”,办好集团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景,每个老师都愿意为集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这也正在纬二教育集团形成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
探访纬二教育集团,你会发现学校间的结合并非形式上的简单链接,亦非几个学校临时凑合,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内在聚合,是教育群体心动与行动合而为一的教育实践。学校间结合,不只是形上的加盟,更是神上的聚合,老师们从“学校人”变为了“集团人”,每位老师都是集团的“正能源”,散发着“正能量”。有了这股劲儿,集团内的每一所学校都备受家长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集团化办学不仅为每个老师增添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他们一直以来苦苦追索的“让更多老百姓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8日讯(记者 陈加宝)记者今天从济南水务集团获悉,该集团代表已完成全市市政供水范围水量抄录。此次抄表所得水费仍按旧水价缴纳,相关用户需于6月底前缴纳这部分水费,否则将产生违约金。...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