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官扎营4500余户居民阔别5年后开始回迁一路守护!欢迎你们回家

来源:济南日报 2015-05-18 15:07   https://www.yybnet.net/

母子俩一早赶来办理交房手续。新建成的官扎营片区成为天桥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月15日凌晨1:40,整座城市都已沉睡,74岁的刘修山和老伴齐怀英却激动得无法入睡,索性骑上电动车来到官扎营新区转悠,急切地等待天亮办理交房手续。8:10,老两口办完所有手续,成为第一个拿到钥匙的回迁户。“估计今晚又会失眠了。”盼望了1800多个日日夜夜,刘修山激动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与刘修山老两口怀有一样心情的,还有4500余户居民。5月15日起,他们将彻底结束5年“漂泊”日子,陆续回到新家——官扎营新区。

在百姓拿到房屋钥匙的那一刻,脸上绽放笑容的不仅是他们,还有一路护送他们回家的“娘家人”——官扎营街道办事处及两个居委会所有工作人员。从摸底、拆迁到选房,再到回迁,“娘家人”与济南市旧投集团、天桥区旧投指挥部及拆迁办通力协作,一路守护,坚守岗位,细心把居民接回家。

从低矮平房住进高楼大厦

15日7:35,记者来到官扎营片区回迁现场,虽然还不到回迁手续办理时间,但小区门口陆续赶来了很多居民。“你住哪啊?我在北区3号楼……”时隔5年,许多老街坊邻居再次碰面后依然如此亲切。

回忆之前的生活,不少居民都表示,“以前过得太苦,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林秀华嫁到官扎营片区后,与老伴、公公、孩子挤在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平房内,睡觉做饭都在卧室,洗衣服得出门到胡同口,上厕所得走半条街。“以前的房子,冬天屋内外一个温度,因为烧的蜂窝炉,担心中煤毒,不得不整夜开着窗户。”

听说马上要拆迁,林秀华一家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2010年5月,找到租住的房子后,刘秀华一家率先搬走,成为第一批拆迁户。租的房子,虽然条件比以前好,但林秀华一直感觉“不踏实”。“家里打扫卫生我不敢让老头儿动,担心他弄坏了房东的东西。”林秀华说,5年租房子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张。

5月14日得知回迁消息后,林秀华又失眠了,她躺在床上反复想象着新家的模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15日一早就赶来办理交房手续。

跟林秀华是老街坊邻居,孟宪爱跟老伴搬出老房子后,几经周折,终于在天桥东街租下一间房。老两口早晨起床后,走出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抬头向西看一看,因为只有一路之隔,他们能看到正在建设的新家。看着楼房一天天高起来,俩人觉得好日子越来越近。虽然距离自己办理回迁的日子还有9天,但孟宪爱夫妇还是没忍住,第一天就来现场“探路”,找邻居。

回迁办理手续首日,不知是否是心情舒畅的原因,52岁的陈士道感觉一切都那么顺利。在天房物业管理中心主任石连坤的一路引领下,于9:04顺利拿到新房钥匙。

跟随陈士道夫妻俩,记者走进了他们的新家。房子是两室一厅的,面积约60平方米,洗手盆、抽水马桶、暖气片应有尽有,阳台外侧还安装好了太阳能安装孔。

“客厅这里可以放冰箱,小卧室以后得留给小孙子住……”刚走进新家,妻子张玉娥就开始不停地比划着,讲述着自己的装修计划。站在新家的阳台上,透过窗户向远处眺望,秀丽风景尽收眼底。俩人脸上的褶子被笑容撑舒展了许多,漂泊5年的煎熬惆怅一下消散开。“靠我们俩一个月3000多块钱的收入,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真是没想到过。”

站在回迁手续办理现场,不停有匆匆脚步从身边穿过,但留在记者脑海中最深的印象,是一张张舒朗开怀的笑脸和一句句邻里间的亲切问候声……

办理交房手续一路畅通

回迁手续办理首日,记者还没进小区就看到道路上有交警在维持交通秩序,小区门口“欢迎回家”等类似内容的条幅已经挂起,“入住流程”、“新旧房号对照表”等展板摆放在显眼位置,不少居民驻足研究。办理手续现场有不少志愿者引导,南北两个小区楼头都设有政策咨询室。

居民每办理一步,就有专人帮助。“今天现场服务人员有300多人,我们昨天下午对整个流程专门进行了现场演练,确保各单位间实现无缝衔接。”天桥区旧城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拆迁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涉及单位比较多,济南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天桥区拆迁办公室、官扎营街道等。“从拆迁到回迁,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这些单位的通力合作,今天光我们单位就来了近60人。”官扎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您这个情况得填写委托书,所需手续都在通知上,您必须得准备全喽……”官扎营新区南区的政策咨询室里人潮涌动。官扎营中街社区居委会的4位工作人员不停地为百姓回迁注意事项,一直忙活到最后一名来咨询的居民离开。

对面一楼的政策咨询室里,同样也有一批人干着同样的活。“我们两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7:30就已经到位,而且会一直在这忙活到26日。”官扎营中街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为了回迁,他们已经提前忙活了两周。

作为官扎营片区4500余户居民家园的“守护者”,官扎营街道工作人员的忙碌远非这些。

从拆迁到回迁,忙忙碌碌5年

2010年5月,多次协调谈判后,官扎营片区拆迁项目正式启动。从那时起,官扎营街道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忙碌至今。

棚户区改造离不开群众支持,只有相信和尊重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才能赢得民心。在整个拆迁过程中,官扎营街道十分注重倾听民意、关注民生。

为推进拆迁工作顺利开展,该街道成立官扎营片区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将拆迁工作置于街道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定人定岗定责。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进行思想沟通,逐步为居民打开心结,直到做通工作。

“那段时间,我们挨家挨户测量房屋大小,为居民解释拆迁改造的目的、意义和目标……”官扎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整个片区涉及居民5189户,官扎营街道办事处联合各单位持续走访,“5+2、白加黑”坚持了1个半月,最终赢得绝大部分棚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为加快拆迁进度,尽快让居民住上新楼房,该街道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科学发展走前列,创先争优我带头”等系列活动,并设立“和谐拆迁党员先锋岗”,组织优秀党员干部争当和谐拆迁先锋。

弱势群体在棚改中的现实困难最集中,需求也最迫切。如何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所有棚户区改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拆迁期间,官扎营街道坚持“和谐拆迁”,针对老、弱、病、残人员行动不便、缺少人手等实际,组织专门人员协助居民签订货币安置或回迁安置协议,帮助残疾人、特困户和老年人优先选房,保证工作中随叫随到、不厌其烦。同时组织“社区志愿者”帮老、弱、病、残户搬家。

拆迁让不少靠小店铺、小生意为生的居民失去收入来源。街道则多方协调,指导符合条件的居民及时办理低保手续,争取部分公益性岗位,以最大限度地消除零就业家庭。

此外,街道在拆迁过程中,最注重畅通拆迁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定期组织召开拆迁居民对话会,邀请区拆迁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倾听拆迁居民的诉求;还建立了领导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一名街道领导值班,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接访,做到了每访必接、每接必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街道注重做到拆迁事务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做主,通过设立热线电话、举报箱等,确保每个环节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

2010年5月28日,官扎营片区所有居民选房号。官扎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为了确保全部居民知晓消息,与同事每天轮流打电话,2天联系了1000多户居民。2015年5月15日,官扎营片区回迁。“我们每个人每天平均打200多个电话,回迁时间、地点、所需资料等信息,每天重复200多次。”

“不断地开协调会,不停地修改方案,不间断地开定人定岗定责会,数次集中给居民打电话通知……”采访中,不少工作人员表示,拆迁工作给他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好像就是这些了。

拆迁是民生,也是发展

或憧憬着新房子里的幸福生活,或忙碌着准备交房手续,或欣喜地规划着房屋装修……当回迁百姓沉浸在回家的喜悦心情中时,官扎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旭已经开始为新区的建设与发展筹划忙碌。

5月11日,片区还没开始回迁,官扎营街道召开办公会,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将新区打造成济南市新型社区,如何让百姓回家后住得好,住得舒服?”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和谐幸福、文明祥和”李旭在会议中,定下对官扎营新区管理建设的总目标。

瞄准目标,具体该如何落实?李旭也初步有了自己的思路。

他向记者介绍,下一步,官扎营街道将立足于借鉴其他街道或社区优秀的管理办法,将官扎营新区打造成“温暖社区、和谐社区、绿色社区、智慧社区”。

温暖社区:针对社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例如:在依靠社会养老的基础上,开展暖心工程,为孤寡老人、低保老人等提供关爱与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组织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整合社区资源实现为育龄妇女免费查体,或引导组建艺术团丰富她们的文娱生活等。

和谐社区:继续做好拆迁回迁维稳工作,帮助极少数没有签订协议的居民,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拆迁不仅仅是拆房子,更是帮助居民百姓梳理家庭关系,协调解决内部矛盾,促进家庭和谐。”李旭说。同时,为了促进社区和谐,街道将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凝聚民心。

绿色社区:重点打造新区环境。李旭说,15栋安置房外观大方、风格素雅,小区内绿植随处可见,绿地率达35%,环境实属一流。后期,街道将加强对小区绿植的管护,建起固定责任体制,保持干净的卫生环境,让百姓住着舒心。

智慧社区:在社区内打造两中心一平台。两中心分别为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通过整合资源让原来的两个社区居委会实现合署办公。同时建起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交警、物业公司、环卫所等资源,实现居民矛盾不出社区。

对于新区未来发展,李旭表示,通过拆迁,街道腾出了更多发展新空间。新增50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目前正在招商。其中火车站北广场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共分三层,有电梯与地面相连。而小区北侧的世茂天城项目将打造近35万平方米的商业载体与平台,以商业地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同时,借助拆迁形成的从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的“黄金通道”,官扎营街道将同步升级济洛路官扎营段集聚的摩配、印务等专业市场,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

对于即将回迁的居民来说,除了房屋质量,最关心的就要算是配套设施了。记者了解到,官扎营片区配建了5万平方米商业,未来将引进超市、餐馆、菜市场、理发店等,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为解决停车难题,小区地下建设了两层停车库,建筑面积达到了7万平方米,可提供车位1660个,地面也将规划临时停车位,总数接近2000个。“为方便走亲串友的居民停车,我们还规划了临时停车位,完全可以满足停车需求。”旧投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基础生活设施外,在官扎营中路北段,还有一栋多层配套楼正在建设,建设人员表示,楼内将新建一家电影院,9月份就能竣工,随后转交给文广部门进行装修。

官扎营北区中段,留有一大片空地,这里就是片区配套学校建设用地,规划配建12班幼儿园和30班小学,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目前设计、勘探工作已经完成,最快明年年初就可完工,随后将移交天桥区教育局统一招生。

济南窗口新名片

官扎营片区东至天成路,西至通普巷,南至铁路,北至堤口路,其拆迁项目分为三部分,官扎营回迁片区、火车站北广场片区、世茂天城商业综合体项目。

过去百年历史的土坯房拆除后,30余层的高楼鳞次栉比。片区拆迁彻底改变了过去居民上厕所跑半条街的落后生活条件,同时改善了城市面貌,成为济南向外展示风貌的首张崭新名片。

本版撰稿/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潘伟 郝文摄影(除注明外)/记者 陈长礼

新闻推荐

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第25个“全国助残日”“大兴助残风,瀚墨递真情”爱心书画家联盟成员笔会及捐赠义卖

槐荫5月17日是第25个“全国助残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以“追梦同行,爱在泉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官扎营4500余户居民阔别5年后开始回迁一路守护!欢迎你们回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